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9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19-001591 | 主題分類: | 2019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關于完善濕地保護補償機制的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9-10-08 | |
主 題 詞: |
關于完善濕地保護補償機制的提案的答復
盤林濕字〔2019〕95號
簽發人:徐 偉
市政協經濟委員會:
《關于完善濕地保護補償機制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該提案提的很好,對加強我市濕地保護將起到積極作用,對改進濕地保護工作也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在此,感謝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對濕地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二、加強保護地建設,劃清濕地保護紅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保護地建設工作,共劃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際重要濕地和省級重要濕地各1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2處、省級濕地公園3處,濕地保護面積達12.4萬公頃,占自然濕地面積的57.3%。同時,將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盤錦遼河口省級自然保護區和羊圈子濕地納入生態紅線管控范圍,實施嚴格保護。
三、堅持規劃先行,濕地生態修復工作有序開展。一是嚴格執行《盤錦市濕地保護條例》,啟動了《盤錦市濕地保護規劃》編制工作。二是制定了《遼河油田保護區內油氣生產設施加速退出及生態恢復方案》,推進遼河油田油氣生產設施退出及生態修復,今年以來,已關停退出油氣水井96口井,其中核心區67口,緩沖區29口,生態恢復緩沖區井場3座。三是制定印發了《盤錦市濕地保護專項行動方案》和《盤錦市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方案》,統籌推進盤錦濕地保護工作。四是持續推進退養還濕工程,清理平整養殖池塘面積4400畝。
四、統籌水資源,有效緩解濕地缺水問題。一是落實用水總量控制制度,啟動了《水資源配置規劃》編制工作;二是實施2018年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項目,為8萬畝濕地實施生態補水,有效緩解了濕地缺水問題;三是推進月牙河和大羊河治理等引水潮溝清淤工程,將改善濕地排灌面積40萬畝。
五、創新體制機制,夯實濕地保護基礎。在原市林業和園林綠化局履行濕地保護職責的基礎上,在本輪機構改革中,進一步優化和整合濕地保護職能,設立了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下設濕地服務中心及四個管理站,統一行使濕地保護職能。為加強自然濕地和重點野生動物保護,今年,我們啟動了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調整工作,已委托國家林草局林業調查規劃院編制了《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調整方案》,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審議,征求了各地、各部門意見并組織了專家咨詢會,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調整方案》正在修改完善。
六、加強宣傳教育,營造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濃厚氛圍。在“愛鳥周”“ 野生動物宣傳月”“ 世界濕地日”等重大節日開展宣傳活動,利用廣播、標語、條幅、傳單等對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濕地公園等重點區域多途徑宣傳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和疫源疫病監測防控知識,提高公眾對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在中小學校建立濕地班和愛鳥班,定期開展保護濕地和野生動物等專題活動。
七、積極爭取濕地保護補償資金,探索建立濕地保護補償機制。近年來,通過開展濕地生態補償試點、退耕還濕、重點生態功能區濕地保護、生態修復等工作,累計對上爭取資金近8.4億元,其中:國家林草局、財政部4次將遼河口濕地列為濕地生態補償試點,爭取試點資金1.05億元,用于開展保護區及周邊1公里輻射區基本農田和二輪土地承包耕地補償、濕地生態補水、濕地生態修復、濕地周邊環境整治、濕地保護等項目;爭取國家林草局退耕還濕資金1000萬元,在保護區內實施退耕還濕1萬畝;爭取國家發改委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1.14億元,用于開展盤山縣和大洼區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區濕地保護工作;爭取河流濕地生態補償資金2.82億元,開展遼河、凌河保護區5.5萬畝耕地退耕還河;爭取自然資源部礦山治理資金2.6億元,實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修復治理項目3個,治理總面積6729畝;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工程今年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項目總投資5853萬元。通過落實國家和省相關政策,積極向上爭取補償資金,初步探索了濕地保護補償機制的工作思路,為建立濕地保護補償機制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今年,我們將通過開展一系列工作,進一步完善保護區功能、提高民眾濕地保護意識、增強保護區監管力度。我們將利用已有的補償資金,全面實施遼寧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中央財政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等濕地保護、濕地生態修復和野生動物棲息地恢復項目,丹頂鶴種源繁育基地建設等重要物種保護項目,進一步提升濕地生態服務功能,改善野生動物棲息繁殖環境;積極拓展對外合作空間,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合作,開展GEF7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啟動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工作,全力打造盤錦“濕地之都”。全面總結生態補償工作經驗,探索建立與濕地保護良性互動的濕地補償機制。開展濕地科普宣傳教育,努力形成全社會保護濕地的良好氛圍;研究建立濕地保護志愿者制度,動員公眾參與濕地保護和相關知識傳播;探索建立全域野外視頻監控系統和利用無人機巡護等模式,實現濕地重點區域和重要物種棲息地智慧化、智能化管理;探索社區和NGO組織共管模式,不斷加大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
最后,感謝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對濕地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同時也懇請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對我們濕地保護事業的發展多提寶貴意見,加強聯系,共商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方法,助力我市生態文明建設。
敬禮!
部門負責人:徐偉
承 辦 人:劉野 聯系電話:1524275****
附:政協提案辦理征求意見表
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
2019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