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盤錦市人民政府

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9年

索 引 號: pjsrmzf-2019-001592 主題分類: 2019年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關于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旅游發展的提案》的答復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9-10-08
主 題 詞:

《關于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旅游發展的提案》的答復

發布時間:2019-10-08 瀏覽次數:729


董剛委員:


        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盤錦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關注,市文旅廣電局收到您主筆的《關于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旅游發展的提案》后,高度重視,經反復論證、調研,形成答復意見如下:


        一、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盤錦是遼河入海的地方,位于渤海遼東灣北岸。這里是國際重要濕地,有著“濕地之都”的美譽。盤錦生態旅游資源稟賦優異。有天下奇觀紅海灘,有世界上面積最大濱海蘆葦沼澤濕地,丹頂鶴、黑嘴鷗等珍稀鳥類在這里繁衍生息,大米、河蟹等地域特產豐富,遼河口文化熠熠生輝。2016年,盤錦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城市,也是遼寧省唯一的創建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地級市。


        目前,全市A級旅游景區由7家發展到16家,其中鄉村旅游景區8家;國家級旅游示范村1個、國家級旅游景觀名鎮1個、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4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6家;省級特色旅游鄉鎮和旅游專業村達30多個。依托鄉村旅游發展成果,2015年紅海灘旅游度假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2016年趙圈河鎮成為國家級特色小鎮。鄉村旅游景區年接待人數約80萬人,占重點景區接待人數的48%。依托鄉村特色旅游景區發展民宿,全市擁有民宿(農家樂)2039間,床位數共計8600多張,營業面積超過14萬平方米,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條鄉村旅游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二、鄉村旅游及民宿經濟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改造鄉村旅游環境,拓寬全域旅游發展空間


        2014年盤錦市全面開展鄉村環境整治工作以來,實施了綠化美化、垃圾治理、污水治理、道路暢通等九大類治理工程,鄉村基礎設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徹底改變了鄉村整體面貌,被授予遼寧省宜居鄉村建設試點市稱號,為發展“全域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截至去年,全市鄉村實現了農村道路黑色路面全覆蓋;全面建立了功能完善的道路通行、排水體系;推進無害化廁所進院、入室;建設入戶橋,修建院落圍(欄)墻。普及金社裕農連鎖超市、村級公立衛生所、大眾浴池;鋪設天然氣管線,實現了村村通燃氣;鋪設輸水管線,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

各行政村全部達到“美麗村”標準,其中26個村已經建成示范村。同時,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將城鄉客運公交與城市公交化有機結合,最終將實現全域公交一體化。

“宜居鄉村”建設充分反映了美麗中國、美麗遼寧、美麗鄉村在盤錦的生動實踐,打造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升級版,也為盤錦市開發鄉村旅游產品,引進“民宿”度假項目,打造旅游度假村提供了新的載體和平臺,為全域旅游拓寬了發展空間。


        (二)打造鄉村旅游產品,豐富“紅海灘+”產品體系


        一是圍繞“紅海灘”延伸相關產品。以“紅海灘”為核心,健全配套設施,豐富下游產品,延伸產業鏈條。不斷完善以繞陽湖、七彩莊園、北旅荷緣度假村、繞陽灣為代表的鄉村游產品,打造采摘、垂釣、野營、漁獵等鄉村旅游新業態,加強葦藝、草編、油雕等旅游商品規模化生產,使盤錦一日游、二日游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備。


        二是積極破解季節性旅游瓶頸。不斷強化四季旅游主題,重點突破冬季旅游瓶頸,充分利用民風民俗和鄉村旅游資源,開展了冬季稻草藝術節、二界溝開海節、臥龍湖冬捕節、繞陽灣冬捕漁獵文化節等系列主題活動,撬動冬春旅游市場,形成了“淡季不淡,四季不斷”的旅游新局面。


        (三)實施民宿產業“百村萬床”工程,打造民宿經濟示范區


        按照“全域旅游”發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實施“百村萬床”工程,把“紅海灘”招徠的游客消化在我市的美麗鄉村。積極推進民宿產業標準化建設。聯合公安、消防、衛生等部門積極協助民宿戶辦理合法經營手續,完善消防安全設備,提升服務質量和接待水平。與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向趙圈河濕地旅游小鎮民宿戶發放了第一批民宿專項貸款。


        一是依托“宜居鄉村”建設成果。大洼區向海街道石廟子村就是“宜居鄉村”整體環境提升后的形象反映,精品民宿與稻田慢行系統完美結合;榮興街道“稻作人家”民宿村充分利用新農村改造動遷后的空房進行規劃設計,打造特色民宿區。


        二是依托鄉村特色旅游資源。新興鎮臨近遼河,鄉村氛圍濃郁,當地采摘、餐飲都具有特色,百姓自發將“農家樂”升級為民宿;清水鎮清河村水系發達,垂釣資源豐富,積極打造鄉村休閑度假村。依托朝鮮族特色餐飲和民俗風情,打造了甜水鎮二創村、胡家鎮紅巖村等民宿等。


        三是依托周邊重點旅游景區。趙圈河鎮園林村、興盛村比鄰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成為最早發展農家樂及特色民宿的村屯,每年旅游季節,民宿床位供不應求。王家鎮七彩莊園“度假木屋”等精品民宿本身就是旅游景區服務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四是依托地域傳統民俗文化。西安鎮上口子村是典型的民俗文化旅游村,上口子高蹺秧歌、小亮溝葦編加上蒲筍、河魚、文蛤等特產美食,使上口子村成為我市最早完成整村改造的示范點。田家鎮大堡子村挖掘國學文化打造了幸福這旮地、醉風堂、國風堂等民宿。


        五是依托相關特色產業。新立鎮楊家村在積極發展“認養農業”的同時,將旅游產業引入鄉村,全新打造了一批特色民宿、鄉村酒吧和微影院等,認養農業的客戶群體直接變為民宿村的客戶群體。


        六是做到“四個堅持”。堅持規劃先導,聘請專業規劃設計公司對民宿產業的市場定位、文化符號、發展方向等進行前期規劃,推出不同風格的主題民宿。堅持標準化建設,制定民宿住宿設施“十四有”標準和餐飲設施“八有”標準。堅持就地取材,在開發建設中保留當地民居原始的自然風貌,用蘆葦、草席、葦編等元素提升民宿的文化品位。堅持多元化發展,“民宿+體驗”“民宿+溫泉”“民宿+認養”“民宿+美食”“民宿+文化”等活動成為特色旅游產品。


        (四)實施“引客入盤”工程,拓展境內外客源市場


        一是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宣傳攻勢。組織相關縣區、經濟區積極與央視對接,加大在央視《新聞聯播》等黃金欄目的廣告投放力度。在央視等主流媒體統一叫響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盤錦堿地柿子等“盤錦”品牌,形成市場沖擊力和影響力。與遼寧衛視簽訂了合作協議,在《遼寧新聞》前后播出盤錦旅游宣傳片。組織配合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旅游報、遼寧日報、遼寧電視臺等各級主流媒體對開海節、插秧節等我市特色主題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及跟蹤報道。


        二是打造全新的宣傳平臺。積極邀請央視農業頻道《鄉土》欄目、科教頻道《味道》欄目,大力推介盤錦美食,吸引天下游客。將盤錦日報、遼河晚報、盤錦廣播電視臺、遼河石油報、盤錦網管中心、網易客戶端等媒體資源進行整合,成立了盤錦全域旅游傳播中心。在“五一”小長假、“端午”小長假期間,開通91.4頻道“大美盤錦行”直播節目,現場連線,大時段,全方位,多角度為游客提供盤錦旅游資訊、出行提示、路況信息等。完善盤錦智慧旅游平臺,盤錦智慧旅游資訊網上線運行,重點豐富鄉村旅游產品的導航、導覽、導購等功能。


        三是“引客入盤”實現新突破。與錦州灣機場簽訂包機引入協議,與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等遼寧沿海經濟帶城市簽署旅游合作框架協議,與十堰市簽訂《城市旅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無錫市簽訂兩市對口合作框架協議。深入北京、廣州、武漢、無錫、呼倫貝爾及省內各市等重要客源市場進行營銷,接待北京、天津、河北和沈陽、大連及周邊城市的旅行商來盤考察,舉辦旅游推介會。加大復制、對接海南自貿區力度,三亞市將與我市簽署旅游旅游合作戰略協議。


        三、對鄉村旅游未來發展的思考


        按照您提出的建議,我們對推進鄉村旅游發展提出如下工作計劃:


        (一)強化頂層設計


        一是擬制定出臺《盤錦市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按照發展全域旅游的需要,結合盤錦實際,強化重點區域建設,避免盲目投資,推動鄉村旅游產業有序發展。二是推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城鄉公交一體化聯合發展,形成產業發展合力,補齊短板,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二)組建民宿產業集團


        一是以民宿資源整合為突破口,推動民宿產業集聚發展,通過跨縣區、經濟區整合重組的方式,組建民宿產業集團,將資產轉化為資本,積極對外招商引資,加大股改力度,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推動集團公司適時上市。二是打造趙圈河—王家、榮興—二界溝、石廟子—北窯、新村—紅巖、新興—清水等民宿帶,將零散資源進行統一調配和整合,更加有效地承接域內外客源市場。


        (三)推動民宿特色小鎮建設


        一是本著“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發展理念,以打造國家特色小鎮為契機,打造以農業認養、果蔬采摘、特色美食為主題的產業特點突出、生態環境宜游的“民宿特色小鎮”。二是深耕京津冀客源市場,推出以分時度假、季節性養老、商務會議等鄉村旅游產品,打造盤錦民宿小鎮品牌。目前,榮興“稻作人家”民宿村、“稻香小鎮”石廟子村、“禪修文化”大堡子村、“羊湯小鎮”新村村等為代表的特色小鎮已初具規模。


        (四)打造鄉村旅游景區


        一是在特色民宿村建設基礎上,以A級旅游景區的標準,對道路、導覽、指示等相關環節進行整改提升,打造一批以民宿村、美麗村為核心的鄉村旅游景區。二是實施“民宿+N”產業模式,拓展開發新業態,發展100家以采摘、垂釣、美食、葦編等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戶。鼓勵農戶將單純的住宿與餐飲、觀光、度假有機結合,提升本地農作物附加值,帶動農產品銷售,創造農民致富增收新途徑,滿足“食住行游娛購”市場需求。


        (五)完善相關配套設施


        一是大力發展城鄉交通一體化,全面實施都市公交客運工程,滿足民宿村、民宿戶的市場需求。開通旅游直通車或旅游專線車,補齊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的短板。二是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完善旅游廁所、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景更美、人更文明的旅游環境。


        (六)建全激勵經營機制


        一是制定出臺了《盤錦市旅游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市政府設立2000萬元的旅游專項資金,用于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其中對民宿、鄉村景區、旅游廁所等建設明確了獎補標準。二是鼓勵季節性農家樂按照“農民主體、統籌管理”的原則,建立“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模式。


        再次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我市文化旅游產業的關注,并希望您繼續對文化旅游發展提出參考意見。


        特此答復。



2019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