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8年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2018年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政協011市營商監督局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助力我市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提案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8-08-29 | |
主 題 詞: |
政協011市營商監督局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助力我市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提案
盤營商監發〔2018〕53號
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助力我市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提案》的答復
尊敬的民革盤錦市委李坤秘書長:
您好,您提出的《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助力我市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的提案》(第011號)已收悉,感謝您對我市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視和關心。我局高度重視,認為提案問題提的較為準確,分析非常到位,解決問題的措施是可行的,符合全市實際情況。經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為企業家樹立正確的素質導向
一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增強企業應對挑戰的能力和信心,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大企業創新發展,引導中小企業恢復生產,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為企業發展營造環境。二是高度重視企業家隊伍建設。正確評價企業家的素質現狀,企業家素質提高緩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民營企業家的素質現狀缺乏正確的評價。沒有一個客觀科學的評價標準,素質提高的方向就不明確,因此,應盡快建立專業的人才素質測評機構,建立正確的民營企業家績效評價機制,合理評價民營企業家的素質與經營業績,統一對民營企業家素質的認識,樹立正確的高素質導向,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和造就一大批優秀企業家,引領實體經濟的振興發展。三是加強對企業家的專業培訓。首先開展企業人才培訓工作。繼續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系列培訓工作,開展“行業名家進中小微企業”活動,組織重點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進行企業管理學習等方面培訓,計劃2018年開展經營管理人員管理技巧和藝術、企業財稅管理、中小微企業法律維權、法律援助培訓方面培訓4期,培訓人數不少于130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推進企業創新發展。其次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提升工作。面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發展方式轉變步伐加快,以及全球經濟依舊低迷、發展前景不樂觀的情況下,企業要在錯綜復雜的大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取決于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能力素質,為此,圍繞新形勢下我市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所面臨機遇、挑戰及任務,提出提升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能力素質、推動轉型跨越發展的建議。另外營造人才工作氛圍。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人才工作的各項部署和目標任務,根據市人才發展規劃的統一要求,積極貫徹落實《2011-2020盤錦市人才發展規劃》和《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2018年工作要點》,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中宣傳黨和國家人才工作方針政策,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為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干事創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輿論環境。四是強化對優秀民營企業家的激勵機制。提高民營企業家的社會地位,保護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加快民營企業家隊伍職業化建設的進程。加快人才評價和人才流動市場的建設,讓民營企業家的素質適應民營經濟發展的形勢,也讓快速發展的民營經濟催生更多高素質的民營企業家。
二、建立“親”“清”的政商關系
一是搭建盤商溝通交流平臺。通過召開大會、舉辦論壇、組織考察團等形式,開展項目對接、合作洽談等系列活動,搭建地方黨委、政府聯系企業家的平臺。二是建立與企業溝通協調解決機制。政府建立與企業家、投資者溝通協調解決機制。通過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形式,及時了解企業困難,收集企業反映的問題,協調各相關單位做好解決工作,去年以來,市營商局召開企業家座談會3次。三是建立幫扶解困機制。建立省政府重點企業幫扶解困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企業(項目)落地跟蹤服務,協調解決企業在融資貸款、生產配套以及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解決企業后顧之憂。四是暢通企業投訴渠道。政府通過多種形式,公布投訴電話、信箱,及時受理企業投訴的案件。建立回訪制度,及時了解已辦結的案件處理結果滿意度。截至目前,共受理省級交辦案件8起,已辦結4起。五是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依托省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完善各類公益服務,為中小民營企業創業、創新提供技術支持和專業化服務。支持民營企業引進高端人才,開展公益性招聘、高層次人才服務民企行動等活動。暢通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建立全省銀企對接信息共享平臺,定期向金融機構推介中小民營企業融資項目,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實行貸款展期,進一步加強融資擔保和再擔保體系建設,共建和諧政企關系。六是保持清白廉潔的政商關系。針對政商交往中關系畸形,不廉潔、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問題開展整治。重點整治以“清”為借口,拒絕出席、參加合理的企業活動;人為擴大與企業之間的距離,推脫主動服務義務;索取、收受企業的禮品、禮金、商業預付卡等;利用現代物流快遞、微信紅包、電子禮券和以禮品冊、代金券代替實物商品等隱秘手段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等;利用職權,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為企業謀取不正當利益或損害其合法權益等問題。
二、打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
一是嚴格貫徹落實國家、省降費減負政策情況。近年來,開展違規增加企業負擔行為的整治工作,我市持續開展涉企收費清理工作,收費清理改革小組和減負工作各成員單位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不斷規范涉企收費、落實惠企政策,進一步減輕了企業負擔,激發了企業活力,取得了顯著效果。近年來,我市共取消、停征、減免緩征收費基金項目26項,每年可減輕企業收費負擔共2.74億元。其中,停征、合并、減征、免征14項收費基金項目,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6000萬元;今年4月1日起,在全市范圍內取消、調整、停征3項政府性基金和9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2.1億元。此外,全面督促各相關單位繼續推進落實我市出臺的小微企業收費優惠政策,每年可減輕小微企業負擔400余萬元。二是建立和完善了收費基金目錄清單制度。在開展收費清理改革和涉企收費專項清理規范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清理工作結果,參照省級目錄清單,財政、物價部門編制了盤錦市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在政府網站公開發布,并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更新。三是加強整治查處,保障企業權益。充分發揮我市收費清理改革組和減負工作機制體制的作用,堅持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相結合,把治理亂收費、亂罰款,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市減負辦、市財政局、市物價局公布了亂收費、亂罰款監督舉報電話,及時處理涉企收費投訴舉報案件,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針對我市住建系統存在的亂收費問題,市營商監督局下發《關于我市住建系統涉及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與行政事業性收費行為問題的通報》,在全市范圍內,對市住建系統進行了通報批評,會同市物價局對住建系統違規收取的“查檔費”予以沒收。四是認真推進簡政放權工作。我市始終堅持“兩手抓”:一手抓上級下放職權事項的銜接落實,近6年來累計承接上級下放職權事項560項,實現了上級下放職權事項全部承接落實到位。一手抓簡政放權。目前,市級層面累計開展了6批放權,全面取消了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職權事項,徹底終結“非行政許可審批”類別,市政府累計取消職權314項。我市啟動市縣同權改革,采取“賦權”的方式,將市直部門擁有而縣區、經濟區沒有,但縣區、經濟區能夠代替市直部門行使的職權全部賦予縣區、經濟區,縣區、經濟區平均接權400余項。市縣同權改革的實施,較好地解決了放權不協調、不同步等問題,全面激發了縣區、經濟區的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
四、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
一是加大《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學習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網絡進一步學習《條例》、宣傳《條例》、貫徹《條例》、落實《條例》,切實把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來。二是采取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形式,大力宣傳優化營商環境的意義和目的,已通過“盤錦企業誠信論壇”和專家學者講座等形式宣傳好經驗、好做法,宣傳先進典型。2018年,市營商局和市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營商盤錦”欄目,宣傳貫徹《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通過正向激勵和反面警示推動我市營商環境建設不斷升級。三是優化發展環境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幫助企業防范法律風險。加強同企業家協會、商會等民間組織的聯系溝通,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幫助企業及時排除不法侵害。四是開展全省軟環境建設大討論活動,通過全民動員、各界參與、政商聯動,切實增強全省上下的責任意識、危機意識,形成人人關心軟環境、人人維護軟環境的生動局面。
盤錦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
2018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