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8年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2018年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政協010市農委關于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的提案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8-08-29 | |
主 題 詞: |
政協010市農委關于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的提案
關于市政協八屆一次會議第010號提案的答復
魏鳳艷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的提案》收悉。經我委認真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玉米調減工作穩步推進
2016年以來,盤錦市玉米調減工作穩步推進。2016年全市調減玉米面積1.89萬畝,其中,大洼區調減0.09萬畝、遼河口區調減0.67萬畝、盤山縣調減1.13萬畝。其中,調整設施農業6980畝,調整水稻種植3700畝,調整花生種植4320畝,調整水飛薊種植1200畝,其他2700畝。2017年,省政府下達全市調減玉米面積任務0.3萬畝,其中,遼河口生態經濟區調減0.15萬畝、盤山縣調減0.15萬畝。全市實際完成1.88萬畝,其中盤山縣完成1.32萬畝,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完成0.56萬畝。2018年,省政府下達全市調減玉米面積任務3.5萬畝,其中,遼河口生態經濟區調減0.75萬畝、盤山縣調減2.75萬畝。截止到目前,全市完成3.94萬畝,其中盤山縣完成2.75萬畝,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完成1.19萬畝。
二、多措并舉抓好種植結構調整工作
(一)加強政策扶持力度
為優化種植結構,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實現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推進農村產業興旺,市農委連續三年制定并下發《全市種植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切實做好種植結構調整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農業保險補貼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整合項目和資金加快結構調整。引導經營主體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發揮種植結構調整補貼資金引導作用,重點扶持發展規模化設施農業和優質特色高效作物。
(二)穩定糧食綜合產能
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結構調整提供空間。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目標,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將糧食生產功能區細化落實到具體地塊,優化區域布局和要素組合,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提升農產品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加快培育和推廣一批適宜機械化生產、輕簡化栽培的優質高產多抗廣適新品種。推進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集成示范節本增效、綠色發展、循環利用的技術模式,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三)加強重大技術推廣
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應用,重點推廣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農作物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融合技術、土壤機械化深翻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技術等綠色生態、提質增效技術,提升農業生產質量、效益和效率。
(四)提升規模經營水平
營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良好的發展環境,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做優做活專業合作社,做實做精家庭農場。引導建立共營制股份專業合作社,培育和做強一批種植業生產新型經營主體。開展代耕代種、代育代插、代收代儲、病蟲統防統治、肥料統配統施等社會化服務,建設集中連片優質糧油、設施蔬菜、特色產業等生產基地。
(五)加大宣傳引導力度
通過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多種媒體,加大種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宣傳力度,調動調整種植結構的積極性。及時宣傳解讀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農民結合實際種植優質特色高效作物。通過現場觀摩、經驗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宣傳種植結構調整成效,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強化試點示范,著力發現典型、樹立標桿,由點帶面推動工作,實現調得動、調得優、穩得住。
最后,再一次感謝您對農業工作的關心,敬請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寶貴意見,繼續給予我們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盤錦市農村經濟委員會辦公室
2018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