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8年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2018年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政協149市民政局關于我市打造國際化康養產業的提案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8-09-04 | |
主 題 詞: |
政協149市民政局關于我市打造國際化康養產業的提案
盤民函〔2018〕47號 簽發人:張巖
盤錦市民政局關于對政協第149號提案辦理意見的函
尊敬的李坤委員:
您的《關于我市打造國際化康養產業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謝您對民政工作特別是社會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針對您提案的內容,我們進行了認真調研,現匯報如下:
一、我市機構養老現狀
我市現有養老機構34個,床位4677張。其中公辦養老機構20個,床位3467張;民辦養老機構14個,床位1210張。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82個,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162個,床位1440張。
二、做好頂層設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工作,尤其是2017年我市印發了《盤錦市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工作實施方案》(盤委辦發[2017]20號)、《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盤政辦發[2017]73號)、《盤錦市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盤委辦改發[2017]14號)、《盤錦市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專項實施方案》(盤開放組發[2017]17號),分別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方面,從引入市場機制深化改革方面,從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方面,從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方面提出了計劃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
三、我市十三五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
一是市級要建有一所床位不低于500張,重點滿足城市貧困家庭失能老人需求,集養護、康復、托管、臨終關懷等醫養服務和培訓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老年人養護中心;每個縣(區,此處不含經濟區)要建有一所床位不低于300張的綜合性社會福利中心。目前市級和盤山縣、雙臺子區、興隆臺區本級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已經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
二是100%城市社區建成符合標準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每萬名居民不低于200平方米。100%鄉鎮和60%行政村建成符合標準的互助幸福院,每個面積不低于100平方米。目前我市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覆蓋率已達88%,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已覆蓋100%鄉鎮和53%行政村。
四、推進養老服務專業隊伍建設
為提升養老服務人員素質,市民政局常年組織養老服務骨干培訓,并對普通服務人員進行了職業培訓,經過培訓全市共有130多名服務人員取得了養老護理員等級證書。
根據您的提案,我們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站上國家平臺,推進養老服務產業發展
2017年末,經過積極對上爭取,我市被國家確定為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已獲得中央財政支持3733萬元。試點工作中包括了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標準化、
二、統籌規劃康養產業發展
1.推動醫養結合產業發展
一是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老年人家庭建立簽約服務關系,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持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提供健康教育及健康知識咨詢,定期開展免費上門健康體檢,健康管理率達到80%。為居家高齡、重病、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行動不便或確有困難的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醫療服務。
二是推進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醫養融合。推進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約,2018年簽約率達到50%。印發并實施《盤錦市探索在城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設置護理站的實施方案》。依托護理站為社區老人建立健康檔案,進行基本的健康體檢,有效開展老年養生、保健、預防、護理、康復等服務。對達到醫養融合的城鄉社區養老設施給予補貼。
三是推進養老機構醫養融合。推進全部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約。10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要設立醫療室或衛生所,并爭取醫療衛生機構備案。已取得備案的衛生所要積極爭取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定點機構資格。
2.建立全市統一的智慧養老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和管理服務中心
完善現有平臺,充實用戶功能,提高操作便捷性,充分發揮平臺連接政府、老年人、養老服務機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在平臺的基礎上開發12349服務熱線功能,提供更簡便實用的服務定制和應急呼叫手段。推進社區老年人和經過審核的為老服務商家注冊工作。通過網絡在線方式和12349服務熱線把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養老板塊納入平臺統一調配,豐富養老服務內容,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切實加強政府監管力度,促進全市養老產業可持續發展。
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由市民政局提供辦公用房,建立市智慧養老信息管理服務中心,運營智慧養老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和12349服務熱線。在服務中心內,配備相關設施設備和平臺服務人員,建立智慧養老服務指揮控制系統。
三、打造“康養+”產業復合模式
1.探索“康養+醫療”
一是探索在醫院設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或開辦養老機構,享受相關運營補貼政策。
二是探索在縣級以上養老機構中開辦老年康復二級以上醫院。盤錦馥安康復醫院是市民政局在市民政福利中心內引入民間資本開辦的公建民營型三級專科康復醫院。要在全市縣級以上養老機構中推廣馥安康復醫院的經驗。
三是完善盤錦市居家養老服務智慧平臺中醫療板塊,完善門診預約功能、提供在線診療和在線結算功能。
2.推動“康養+養老”新融合
一是推進社區養老中的“康養+”。我市民宿床位平時可作為農村互助幸福院用房,可納入政府補貼運營范圍,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在有需求時,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或周末可隨時轉變為旅游民宿用房創收,主要面對本市和周邊城市短期游客,配備我市自己培養的養老護理專業人員后,也可中短期為國內外游客提供旅居養老服務。
二是推進機構養老中的“康養+”。落實《盤錦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中關于鼓勵公辦養老機構接收自費養員的政策,公辦養老機構接收自費養員的收入全額上交屬地財政,然后由屬地財政全額返還,可用于非編制人員的工資、福利和獎金。結合公辦養老機構改造計劃,打造一批精品農村公辦養老機構,或打造部分精品樓層、房間,以國內尤其是南方地區、干旱地區養老機構養員為目標群體,吸引其來我市參加候鳥式避暑養老、水鄉感受養老、海洋魅力養老,,目標群體應首先集中于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大連等特大城市的中高收入退休群體。對這部分養老人員,適用公辦養老機構責任保險補貼政策和民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政策。
四、加大對康養產業的支持力度和重視程度
1.完善和落實十三五養老產業發展規劃
遼東灣已立項一個300張床位養老機構,并已獲得中央財政資助1200萬元。大洼區要抓住遼東灣行政功能并入大洼區的時機,將該項目確定為區級養老機構,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
結合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工作,全力推進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建設,力爭在今年就達到“十三五”規劃要求的城市社區養老設施覆蓋率100%和農村社區養老設施覆蓋率60%的目標。
2.落實社區養老設施配套面積
由開發商落實新建居住小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配套建設,并向屬地政府指定部門交付養老服務設施;開發商未能提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方案的,或未能開工建設養老服務設施的,或未能完成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或未能向屬地政府指定部門交付養老服務設施的,規劃、國土、住建等部門不予辦理居住小區開發相關的規劃、土地、開工、竣工驗收備案等手續。老舊小區由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切實履行屬地責任,負責解決。
3.成立養老基金
市級福彩公益金的50%以上用于養老事業。借鑒北京等地的經驗,將公建民營養老機構所繳納的租金由財政全部返還,用于養老設施的維修改造上。
五、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確定培訓學校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護理員培訓,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給予補貼,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護理員培訓。培訓學校應優先向我市域內派遣學員就業,我市城鄉社區養老設施運營商、各養老機構應優先從上述培訓學校學員中招收護理員。今年擬培訓1000人。因國家已取消養老護理員等級證書,故由培訓學校經相關部門的監管下發放證書。并評選星級養老護理員。
我們相信您的提案一定會大大促進我們的工作。再次感謝您的提案!
盤錦市民政局
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