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盤錦簡介 > 盤錦年鑒 > 盤錦年鑒(2004年)

商業貿易(2004年)

發布時間:2010-05-21 信息來源:盤錦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瀏覽次數:231

國內貿易

【全面完成各項經濟指標】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計劃70億元,實際完成70.08億元,比上年增長15%;批發、零售貿易及餐飲業增加值年計劃實現20億元,實際完成22.09億元,超額完成計劃10.5%;實現稅收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年計劃新增連鎖店鋪20家,實際完成33家,超額完成計劃的65%,連鎖超市銷售額達17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4.3%;年計劃新增就業崗位10 000個,實際新增13 000個,超額33%,從業人數達到20萬人,占全市從業人員的22.5%,占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70%。



【依法行政 文明執法】
    商業局行政執法單位有市酒類管理辦公室、生豬定點管理辦公室、再生資源管理辦公室、煤炭經營資格審查管理辦公室、散裝水泥管理辦公室5個部門。擔負著檢查監管全市城鄉1 000多個大小酒類生產和經營業戶,18個生豬定點屠宰廠,43個肉品市場,460多個廢品回收公司站點,100余戶煤炭經銷點和全市散裝水泥專項基金收繳任務。全年出動執法檢查8 730余人次,出動檢查車輛累計1 388輛次,審核發放各類經營許可證1 559個;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累計23次。共受理行政執法案件26起,全部結案;沒收散白酒1 900公斤、劣質白酒1 000余瓶;沒收違法生豬產品3 000余公斤、取締私屠濫宰窩點26個;清理占道的廢舊市場和城鄉結合部的回收站點8家;對60家無照經營煤炭的業戶下發了限期整改通知書;完成80萬元散裝水泥基金的收繳任務。



【國有商業企業改制】
    2004年,國有商業132家,改制面已達100%。商業局直屬企業商業大廈和遼河商場已向社會出售,百貨大樓因與興隆大廈合同期未滿繼續租賃,鹽業公司實行國有控股,食品公司轉為民營。



【發展連鎖經營】
    包括醫藥、餐飲、百貨等不同行業的連鎖店鋪,分布于市區、郊區、農村等不同區域。連鎖店多業態、多行業、跨區域發展,為盤錦地產的河蟹、大米、有機肉、塑料、新型建材等品牌產品的外銷打開了便利的通道。遼寧興隆百貨集團已在全省6個城市建立連鎖店鋪,并保持銷售收入年遞增27%的強勁勢頭,作為母體店的興隆大廈創年銷售額6億元的歷史新高。大商集團盤錦新瑪特店開業。



【中介組織】
    組織開展典當、拍賣、舊貨租賃、舊機動車交易、老舊汽車更新改造等情況調查,摸清各行業尤其是特業的現狀。為市內的4家典當行辦理年檢換證;3家拍賣企業年拍賣會達60次,比上年增加27次,實現成交額5 830萬元,比上年增長37%;為舊機動車交易中心搭建交易評估的平臺;完成美容美發協會年檢工作,成立餐飲協會,表彰以桃源新村為代表的13家知名餐飲企業。



【商業網點規劃 擴張流通規模】
    對全市商業網點規劃進行功能化、層次化、多樣化的綜合論證。商業網點總體規劃方案初稿已形成,待專家論證后,將成為建國以來盤錦唯一的一個被納入到全市整體規劃當中的城區商業網點規劃。城區外環路西側的生產資料綜合市場已經竣工,并全面投入招商;擬建的生活資料綜合市場處于論證階段;農村市場發展迅速,已達到39個(專業市場15個),投資額達到1億元,從業人員超過7 000人。



【食品放心工程】
    安徽阜陽奶粉事件和廣東飲用劣質酒中毒事件發生后,對全市經銷商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整頓,查出綠元、寶鹿、雪豐等牌劣質奶粉260袋;查封并扣壓散白酒1 500公斤、盛酒容器8個。立案6起,罰款3 500元,對相關的經銷商進行警告,并責令限期整改,有效的凈化了奶粉和酒類市場。為保證全市“菜籃子工程”,組織對全市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狀況的市場調查,就發現的問題采取措施,加強整改,建立肉品等多種商品準入制度。為了推動“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的全面展開,組織人員赴中國西部地區“三綠工程”進行考察,從中吸取借鑒了許多經驗。



【引資會展工作】
    組織項目單位參加遼寧商業招商引資說明會、北京香港時尚會展、上海消費品交易會、南京東盟博覽會、大連輕工產品交易會及遼寧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省商業廳——香港貿發局中小商業企業推介會等;積極與家樂福、深圳新一佳、天津家世界等國內外知名的連鎖企業接觸;包裝雙臺子區紅旗商貿廣場和瀚新家居城的重點招商對接項目;市內各大型企業實現會展交易額11.3億元,完成省商業廳下達的10億元的會展指標。



【行業協會】
    一、盤錦市美容美發協會于2002年12月24日成立,有團體會員50個,個人會員90人。協會成立后主要工作:(一)評出全市阿文美容美發學校為模范美容美發學校、美神等5家美容院為放心美容院,并頒發牌匾。(二)組織行業有關人員參加省美容美發協會舉辦的全省高級美容美發師培訓班,全市有3人取得高級美發師證書,有2人取得高級美容師證書。(三)協助并參加仙寶麗美容養生館開業;支持和參加寶鵑美容院組織的16年店慶活動。(四)做好美容美發協會的年檢工作。


    二、盤錦市餐飲烹飪協會于2004年12月16日成立,先后吸納團體會員50個,個人會員80人。協會成立后,評出桃源新村飯店等13家企業為餐飲名店,并為其頒發牌匾。



【酒類管理】
    加大治本力度,不斷規范整頓酒類市場秩序。堅持做到日常市場檢查和重大節日市場檢查相結合,階段性檢查和長效檢查相結合,平時抽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的辦法,對全市區域內酒類生產企業、酒類批發和零售企業的監督管理。全年出動檢查人員2 000人次,出動檢查車輛600次,市縣兩級“酒辦”聯合大檢查二次,全年突擊檢查8次,受檢業戶3 000余家,全市行政處罰案件10件,全年無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案件發生。實施酒類批發許可證制度。依據《遼寧省酒類管理辦法》實施酒類市場管理,逐步使全市酒類市場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全年發放酒類批發許可證362戶,占應辦業戶的95%以上,發放零售許可證1 200戶。開展酒類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市商業局、工商局、質檢局聯合下發盤商聯發〔2004〕116號《關于盤錦市酒類市場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制定活動方案,印刷5 000份宣傳單、1 000份各種檢查表格,打印散白酒經營須知100份,印刷600份散酒標簽發給各經營業戶,其中按規定明確散酒的產地、生產單位、配料、度數、價格等,強制使用標簽銷售,截堵偽劣酒銷售渠道。



【盤錦國貿飯店】
    盤錦國貿飯店自2004年改制運營以來,以四星級酒店按五星級服務為宗旨,倡導綠色消費理念,堅持綠色管理,提供綠色服務,保護生態、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全力為入住的顧客創造健康、環保、安全的綠色家園。在餐飲上,購買的原材料全部選用有信譽廠家的產品,實行產品登記制度。凡是重大活動,在餐飲加工上,對各種蔬菜實行降解。為了能讓顧客品嘗到生態美味佳肴,倡導綠色健康消費。飯店在岫巖縣建立80公頃荒坡地養殖基地,專門提供禽、蛋、魚、肉等天然生態食品。

    推出系列餐飲菜肴。中華美食街:主要經營遼菜和川菜,遼菜濃而不膩,淡而味鮮,造型美觀,南北適宜,特別有河蟹系列、蘆葦系列菜肴更是聞名中外。四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烹藝細膩,調味多變,在鶴鄉盤錦享有盛譽。泓海軒餐廳:泓海軒餐廳根據中國傳統建筑風格裝修,環境舒適、優雅,服務上乘,可承辦各種聚會,還可承接外出宴會服務和送餐服務。餐廳按季節在大自然中尋求山珍、海味,各種海鮮原料從大連、福建、丹東等地直接空運,并由中華名廚主理,在烹飪時特別注重天然的新鮮滋味,保證了口味的鮮美、正宗。養源齋餐廳:匯聚潮、粵、港、澳美食文化之精華,裝修精美、雕梁畫棟、飛金流銀,中華文明之凝重、帝王皇家之貴氣在養源齋融為一體。


    承接各種會議和重大外事活動。共計接待452次會議,大型重大活動、會議共接待65次,其中外事活動22次,接待外賓人數達200余人次。


    成功地舉辦各種會議,獲得各種殊榮。舉辦油地新春聯誼會、合資企業新春聯誼會、國貿飯店芬蘭美食節開幕、國貿飯店一周年慶典、“國貿”杯盤錦河蟹烹飪大賽第四屆盤錦河蟹文化活動等一系列活動。被省旅游局授予“遼寧省優秀星級飯店”稱號、“中國綠色飯店”、“遼寧省衛生A級達標單位”、盤錦市政府授予“十強商業企業”稱號、國貿飯店當選為盤錦市旅游飯店協會副會長單位。

 

供銷

【概況】
    2004年,全市供銷社系統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以轉換機制為著眼點,引導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同心協力,扎實工作,完成商品經營銷售額5.3億元,比上年增長10.06%;實現利稅650萬元,其中利潤58.4萬元,比上年增加17.3萬元,增幅為42.03%。



【服務組織建設】
    專業合作社和村級綜合服務站有發展。市供銷社采取先發展后規范和邊發展邊規范的辦法,加大發展專業合作社和村級綜合服務站的工作力度,以有雁溝式的村級綜合服務站為典型,引導全系統興辦村級綜合服務站建設。8月,市供銷社投資近1萬元,改善有雁溝村級綜合服務站的環境,組織全系統干部到有雁溝村級綜合服務站參觀,調動基層興辦村級綜合服務站的積極性。全系統已發展專業合作社25個,村級綜合服務站89個。2004年,實現經營額8 000萬元,帶動農戶6 000家,助農增收120萬元。為“三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在服務功能、組織結構、與農民聯結緊密程度、生產經營效益等方面均有所提高。



【發展連鎖經營】
    2004年,市供銷社以現代流通方式改造傳統經營網絡為全年基層工作的重點,在盤山縣和大洼縣的銷社系統中因地制宜,通過資產置換、網點改造等形式,大力發展連鎖超市。全系統發展以農村為主要銷售渠道的超市4個。大洼縣供銷社創辦的盤錦裕農農資有限公司的化肥、農藥、種子等連鎖經營網點遍布全縣各個鄉鎮、村屯,發展態勢良好。



【經濟效益】
    教育和引導干部職工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從深化改革、轉換機制、強化管理、開拓經營、盤活資產、狠抓項目建設入手,把提高效益納入到整體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對盤山、大洼縣供銷社下達參考的經濟效益指導,與直屬企業簽訂經營承包責任狀制度,繼續堅持推行季度匯報、半年檢查、年終總結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使經濟效益納入到全年工作的始終。形成干部職工的工作都圍繞和服從于經濟建設,事事從經濟效益考慮的效益觀念。2003年建設的塑料顆料加工項目經營興旺,傳統的棉麻經營業務逐漸啟動。



【深化企業改革】
    按照“一包到位、多元投資、重點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不斷從創新體制入手,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吸納系統外自然人投資入股經營企業,大力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力求股權結構進一步優化。果品有限公司的承包經營做法得到干部職工的肯定。市場經營秩序穩定,生意興隆。項目建設取得突破,市供銷社利用場地優勢,同上海大眾汽車銷售公司盤錦維修站合作,新上檢測線項目,盤活閑置資產,給供銷社帶來經濟效益,全市供銷社系統社屬企業已經基本消除體制性障礙。



【解決難點問題】
    2004年,市供銷社籌措近100萬元資金,解決拖欠職工工資、集資款問題。協調有關部門,解決職工失業補償金。到年底,95%以上的職工與其所在的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全系統進入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的2.2億債務絕大部分已消化完畢,全系統政策性虧損財務掛賬工作正在積極爭取之中。經過債務處理,全系統資產質量明顯提高。

 

糧食

【糧食購銷】
    2004年,全年糧食系統共完成糧食收購3億公斤。其中,水稻2.25億公斤,玉米0.75億公斤;全年完成糧食銷售2.95億公斤。其中,水稻2.25億公斤,玉米0.7億公斤。



【糧食庫存和保管】
    截至12月末,全市糧食庫存3.65億公斤。其中,國家儲備1.25億公斤,省級儲備食油38萬公斤,商品庫存2.4億公斤。全年共完成糧食烘曬任務1.75億公斤。其中,水稻1億公斤,玉米0.75億公斤,為糧食安全過渡奠定了基礎。全年沒有發生壞糧事故。全年完成國儲糧輪出和輪入0.08億公斤,占計劃的100%;完成省儲輪出0.2億公斤。堅持“一符、三專、四落實”,保證儲備糧儲得住、調得動、用得上。同時按照國家及省糧食局的部署,對全年所有購銷企業的糧食庫存進行徹底清查。摸清庫存底數,全面了解相關情況和信息,順利通過省糧食庫存清查組的抽查驗收。



【糧食市場供應和管理】
    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退耕還林糧食供應工作有關政策,做到保證數量、確保質量、降低成本、優質服務。全年完成退耕還林4 000公頃,供應糧食0.06億公斤。積極籌措糧源,墊付資金,保證部隊的軍糧供應,全年完成軍糧供應總量81萬公斤。其中,大米43萬公斤,面粉38萬公斤。根據遼寧省糧食局的部署,組織力量開展全市社會糧食供應平衡統計調查,對37個鄉(鎮)的21.4萬農業戶和20.5萬城鎮戶以及系統外加工和經營企業250家按比例進行了抽查,保證各項數據的準確性。為規范糧食流通秩序,切實加強糧食市場管理,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規定實行糧食收購市場準入制度。辦理糧食收購許可證85家,為未來全面規范糧食市場起到示范作用。開展流通領域的糧油檢測工作。市工商局委托市糧食局,對流通領域糧油進行抽樣檢驗,全年抽檢小麥粉5批次、豆油19批次、大米15批次。檢驗人員以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行檢驗,確保檢驗數據科學、準確、可靠。有效遏制不合格糧油在本市的銷售。



【糧食加工】
    為全面振興糧食加工產業,年初確定以大米精加工、深加工、高科技為龍頭,開創盤錦大米品牌的發展目標。全市各糧食加工企業紛紛在大米精加工、深加工等多生產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糧食產品上作文章,在糧食質量、包裝上有新的提高,并積極向營養米、精制米、真空米的名牌產品方向發展。全年加工精制大米1.5億公斤,盤錦市糧庫的“錦珠牌”、友誼糧庫的“圣牌”大米被遼寧省政府命名為名牌產品。



【控制虧損】
    2004年,全市糧食系統虧損2 706萬元,其中糧食購銷企業虧損1 984萬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實現利潤896萬元。市直糧食購銷企業報表虧損458萬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實現利潤555萬元。



【糧食企業改革】
    進一步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各項政策及措施。全省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會議召開后,市糧食局會同發改委、財政、農發行、審計、物價等部門,研究制定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為市政府起草《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深化我市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實施方案》等文件。為確保糧食供應和市場穩定,加強宏觀調控,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結合實際,在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起草《盤錦市糧食應急供應預案》,提出糧食應急供應原則、供應保障、供應預警、供應組織、供應品種、供應措施等具體規定,并正式上報市政府。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糧食宏觀調控的各項措施,確保糧食安全。按照省、市政府和省糧食局的要求,市糧食局配合財政、農業部門完成對種糧農民直補的測算工作,為及時出臺有關實行向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的實施方案打下基礎,全市共有0.326億元直接補貼資金及時發放到種糧農民手中。進一步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按照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的原則,不斷深化全市國有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組建成立盤錦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盤錦市大米協會;完成對市直糧食貿易運輸公司、糧油貿易總公司、興隆臺糧食供應公司整體出售工作;經市中小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同意和批準,對市雙臺子糧食供應公司、市飼料公司實施關閉;市糧食局和其所屬的企業籌措資金400萬元,為市直糧食企業的離退休、內養人員1 566人辦理醫療保險,其中571人一次性辦理終身醫療保障。糧食企業全部按照市場經濟運行規則的要求,深化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和分配制度改革,即在精簡和核員定編的前提下,擇優上崗,干部全部實用聘用制,工人全部實行合同制。如市直糧食企業原在崗人員3 832人,改革后僅用200人,其中聘用企業干部26人,合同制工人174人。企業普遍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市場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進一步發揮。市糧食局積極指導盤山縣、大洼縣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制工作,兩縣的糧食購銷企業分別實行經營目標管理和資產租賃的改革。



【糧食生產】
    全市各級糧食部門和企業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與企業簽訂工作目標責任狀,完善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各項崗位責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企業檢查指導,排查各種隱患,加大整改力度,確保全年無事故,在消防安全和綜合治理工作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煙草專賣

【卷煙購銷】
    為適應市場需求,開展為零售戶服務活動,吸納零售戶入網。根據國家煙草專賣局網上交易的要求,5月21日和11月20日兩次進行2004年下半年卷煙訂貨網上交易,與省外20個廠家簽訂購銷合同。2004年,卷煙銷量39 580箱,占年計劃的112%,比上年增長14%。其中,省外煙銷量完成16 036箱,占年計劃銷量的111%,比上一年增長6%;省外延完成3 544箱,占計劃112%,比上年增長21%。“人民大會堂”系列卷煙年計劃銷售2 070箱,實際完成1 900箱。實現銷售額35 974萬元,比上年增長22.88%,實現毛利額7.335萬元,比上年增長40.35%。



【卷煙市場整治】
    認真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召開的全國煙草系統專項治理卷煙體外循環電視電話會議,堅決執行“五條紀律”和“五不準”。組織人員參加全國煙草專賣管理工作和遼陽卷煙打假協調等會議,在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基礎上,與客戶建立伙伴關系,進行誠信服務、誠信等級管理。加大打假力度,重點打擊制售“人民大會堂”卷煙違法行為,做到責任落實。配合“3·15”活動,燒毀假煙5 000條,價值20余萬元。組織有關人員參加遼寧省煙草專賣局舉辦的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培訓,完成省煙草專賣局規定的換發許可證工作。年內,共出動檢查人員6 200人次,燒毀假煙5 000條,查處各類違法案件245起,收繳罰沒款20萬元。



【企業管理】
    為達到國家和省煙草專賣局的三項控制指標,盤錦市煙草專賣局召開黨組會議,研究部署指標貫徹落實。3月末,撤掉東郭、新建、吳家等3個網點,臨時用工全部辭退。5月,將所有的農村網點改為送貨制,壓縮費用開支,勞動率控制在國家煙草專賣局規定7.54%以內,比遼寧省煙草專賣局規定的9%以下指標下降1.46個百分點。



【行風建設】
    8月份,盤錦市煙草專賣局充實完善《盤錦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實施辦法》、《盤錦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工作規則》等制度,利用“走進直播間”的機會公開8項承諾。為確保黨內監督條例的貫徹執行,制定下發《盤錦市煙草專賣局紀檢檢查實施辦法》,確保每位黨員干部遵紀守法,企業法人代表同副科級以上干部簽訂《盤錦市煙草專賣局企業內部人員遵守黨紀法規和社會治安條例》責任狀。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4月1日,與勞動部門簽訂69人的勞動合同,依法規范了用工勞動合同。

 

鹽務管理

【食鹽專營】
    全面完成國家向本市下達的食鹽各項指標。全年購進食鹽6 075噸,共銷售計劃合格加碘食鹽6 590噸,比上年多銷售290噸。購進計劃完成率為104%,銷售計劃完成率為105%,食鹽定檢質量合格率為97.5%,包裝計劃完成率為93%,國家碘鹽基金上繳率為100%,全部達到優質標準。食鹽價格按國家規定平穩運行,滿足了城鄉市民對合格碘鹽的需求。市鹽業公司被遼寧省鹽務局評為“2004年度食鹽專營先進單位”。



【制鹽企業管理】
    開展鹽產品生產企業的清理整頓工作,規范鹽產品的生產秩序。有2家鹽產品生產企業全面通過省鹽務局的審查驗收,獲得制鹽生產許可證,走上規范化的道路,結束多年無度開采、銷售的狀況,使其成為發展地方經濟的新增長點。



【鹽政稽查】
    加大鹽政稽查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不法商販。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3 600人次,查處鹽產品違法案件82起,查獲違法鹽產品470噸。鹽政與公安部門配合多次開展嚴厲打擊違法鹽產品販銷和加強學校食堂、機關食堂和餐飲業用鹽管理等專項整治活動。對工業鹽正常生產、銷售秩序和食鹽市場予以有效地監督和維護。



【碘鹽知識宣傳】
    通過電臺、報刊等多種媒體持續開展強化碘缺乏危害宣傳,共發表宣傳稿件23件。“515”防治碘缺乏宣傳日,在市、縣共設宣傳點4處,散發宣傳單20 000份,受教育人數達30 000人。繼續開展碘鹽知識“進萬家、進萬村、進萬店”的“三進”宣傳教育活動,在本年的實施階段活動中,市鹽務局與衛生部門聯合,重點到碘缺乏嚴重地區的盤山縣甜水鄉開展地方病干預項目宣傳教育活動。

 

石油銷售

【概況】
    2004年,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寧盤錦銷售分公司(以下簡稱盤錦銷售分公司)經營業績大幅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年內,銷售成品油157 872噸,比上年增加28 904噸,完成年度預算計劃的117%。其中,完成零售量77 402噸,比上年增加30 717噸,比預算增長12 002噸,完成年度預算計劃的118%;零售市場占有率73%,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零售比率達到50%,比上年上升17個百分點;實現利潤2 178萬元,比上年增加3 656萬元,比預算增加721萬元;實現兩座萬噸站,取得入圍股份公司以后最好的經營業績。


    財務管理全面實現集中核算,各項財務指標控制到最低點。實現噸油現金營銷成本206元,比上年增加17元,比預算減少6元。完成清欠指標472萬元,實現全年計劃的98%。其中,壞賬核銷78萬元,以物抵債388萬元,清回現金6萬元。


    安全質量環保健康管理體系初具雛形,安全質量管理實現了“零目標”,做到“三無”。即安全質量管理等級責任事故為零;設備無“跑、冒、滲、漏”;油庫、加油站無“火險事故”;車輛無“重大道路交通責任事故”,企業連續十年實現安全管理無事故。


    網絡建設得到快速拓展,為做大銷售提供有力的網絡支撐。2004年,新增加油站10座。其中,新建1座,收購6座,租賃3座,完成全年投資計劃的71%。


    精神文明建設再創佳績。繼續被盤錦市委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被省政府授予“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大洼經營部連續五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和“社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連續兩年被市政府授予“社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企業培育一名“中國石油百名優秀加油員”銷售能手先進典型;選樹兩座五星級加油站(盤山加油站和遼河高速加油站),其中遼河高速加油站在全省高速公路加油站評比中,被評為“先進集體”;全年職工上訪率為零。



【企業營銷】
    2004年,抓住有利經營時機,確保為盤錦及時、足額、追加配置計劃,最大限度地滿足市場供應,承擔市場責任。適時調整經營思路,積極組織油源,全面實施營銷策略,創下最佳經營業績。全年購進153 094噸(其中地產煉油24 000噸),比計劃多購進38 094噸。千方百計爭取潤滑油直撥計劃,擴大銷量,全年共銷售潤滑油2 389噸,實現零的突破。實施“批發不放,零售快上”的銷售戰略。采取“限制批發保零售”的銷售策略,將經營工作重心由批發轉向零售。控制銷售節奏,油品緊張期間實現限量銷售,實施保機構用戶、保合同用戶、保重點行業的銷售政策,在油品漲價前,嚴格控制批發,不出售大份,杜絕借漲價之機違規銷售,防止效益流失,零售量得到快速提升。實施“規范服務、提升品牌形象”戰略。樹立“以管理樹形象,以服務促銷量”的經營理念。圍繞貫徹、落實《加油站管理規范》,建立落實《規范》制度監督機制,制定盤錦公司貫徹落實《規范》的管理細則和獎懲條例及《加油站經營管理細則》。通過完善的制度和強制的執行力來管理企業、管理員工。強化員工規范服務意識,使員工由被動學《規范》、用《規范》,變為自覺按規范操作。在落實《規范》工作中,把“滿足客戶需要”作為服務理念,全面推行親情化、個性化服務,拉近客戶與加油站的距離;高家、城北、東郭、榆樹、鄭家等站固定客戶同比呈大幅度上升。坐落在場鄉鎮的加油站,實行村屯總代理銷售,使中國石油品牌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車輛的進站率、回頭率和油箱加滿率分別達到4%、90%、85%。



【網絡建設】
    實施收購、租賃加油站網絡拉動戰略。年初,遼寧銷售分公司下達給盤錦公司加油站收購任務8座、租賃計劃6座。采取購、建、租等形式,先后在大洼縣和盤山縣收購六座加油站,在盤山縣、渤海工業區租賃社會加油站3座,在趙圈河新建加油站1座,并做到當年收購、當年改造、當年投產。完成與遼河油田4座加油站特許經營合同的簽訂工作。扭轉了加油網點少、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安全管理】
    強化安全管理,堵塞漏洞,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2004年,是公司“安全管理年”。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注重抓好每一細節的管理,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確保安全管理零事故。5月,分別在油庫、加油站開展全員消防實戰演習活動,大洼經營部也相應組織付油員、安全員參加的大型消防實戰演習,公司經理和專業部室負責人親臨演練現場,收到較好效果。7月,組織全系統的“安全知識競賽”,有12個代表隊參加比賽。注重對外來施工隊伍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在乙醇汽油改造工程中,對施工隊伍進行嚴格的安全培訓,并派專人進行現場監護,在預定時間內安全地完成了油庫和43座加油站乙醇汽油的設備改造工程。



【企業管理】
    繼續深化干部人事、勞動用工和薪酬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堅持“人才興企”戰略,建立競爭機制,實行干部重點培養、跟蹤考核、競爭上崗。對新增加油站經理崗位和機關出現空缺部室主任崗位進行公開競聘、競爭上崗,通過競聘,年輕有為的青年人走上領導崗位。全面推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繼續在各加油站推行“升油含量工資”,進一步完善《盤錦公司薪酬總額與經營指標掛鉤辦法》,對部分加油站的銷量計劃和噸油工資標準進行適當調整,力求使薪酬分配制度更加合理,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加強勞動用工管理。按照省公司要求,實行人均銷量控制用工總量的管理辦法,合理配置人力資源,調整用工結構。對新收購的加油站,削減機關富余人員向新增加油站調劑。并對部分加油站不合理社會用工進行清理和整頓,對現有的社會用工簽訂《社會用工上崗協議書》,為加強社會用工的管理提供保障。抓好員工學習培訓,優化營銷隊伍。年初,采取集中培訓、分散培訓和以會帶訓等幾種方式,先后舉辦各類培訓班20多期,培訓人數300多人次。培訓對象重點是加油站經理和社會用工,對機關管理人員,每月組織一次培訓學習,由專業部室負責講課,讓機關干部熟知專業知識,及時了解現行政策、法規。為每位領導和科級干部以及加油站經理購買《細節決定成敗》書籍,要求每位干部細讀該書。組織星級加油站經理前往丹東公司加油站學習。通過各種學習培訓,員工的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高。加強財務管理、確保資金安全。重點強化資金管理,尤其是資金安全管理。嚴格執行股份公司下發的《賬戶管理辦法》,規范賬戶管理,實行資金透支管理后,與銀行建立每日存款對賬制度。加大銀行上門收款力度,與市工商銀行簽訂“上門收款服務”協議和“封包協議”,并嚴格按照協議中規定的流程操作,全年實現資金安全管理無事故。強化財務預算管理,每月對各部門、各單位下達預算計劃,并按銷量、費用預算計劃完成進度進行考核,掛兌工資,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辦公費、修理費、差旅費、招待費等可控費用得到有效控制。檔案管理繼續保持國家二級標準,并在全系統和市檔案管理檢查評比中名列榜首,并全面完成中油檔案V.20軟件系統的錄入和掃描工作。

 

集市貿易

【概況】
    2004年,全市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已達122處,總面積132.1萬平方米,年成交量4億公斤,年成交額21億元。各級市場管理部門結合“綠葉杯”競賽,積極促進市場監管,并根據市政府文件精神,制定了《盤錦市工商系統2004年城鎮“綠葉杯”競賽和城市環境整治活動實施方案》,成立競賽活動領導小組,工商系統共出動檢查人員2 500余人,出動車輛600余輛,開展各種宣傳活動50余次,出情況簡報10期,開展大規模拉練式檢查20余次,共整治市場60處,整治重點部位20余處,清理取締場外交易、占道經營30余處、活動商販23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