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辦文件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07〕47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農機局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實施意見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08-10-15 | |
主 題 詞: |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07〕47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市農機局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農機局《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的實施意見》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的實施意見 市政府: 為深入貫徹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委關于加快發展水稻生產機械化意見的通知》(遼政辦發〔2007〕26號),加快推進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提高水稻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就加快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水稻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生產、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政府引導和市場拉動相結合,農機與農藝相結合,技術創新示范推廣相結合,突出重點與全面推動相結合,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示范推廣體系,大力推進水稻插秧、收獲機械化,全面提高水稻生產的全程機械化水平。 (二)發展目標 以發展水稻插秧、收獲機械化為重點,帶動烘干、加工等環節機械化,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創新農機化服務機制和體制,促進農機市場化服務、產業化經營。 水稻插秧機械化主要通過政府扶持引導,提高裝備水平,加強技術培訓高標準、高起點強化示范鄉鎮、村及示范核心區建設,以點帶面,快速發展;水稻機收獲主要營造良好作業環境,加強信息化服務,以外引機車跨區作業為主,本地少量購置機車作業為輔,大力發展水稻機收獲跨區作業,依靠市場拉動,全面推進水稻收獲機械化。支持、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糧食加工企業發展水稻烘干、加工機械化。 2007年,全市計劃完成水稻機插秧20萬畝、機收獲35萬畝,機械化水平分別達11.8%、20.6%。2007—2010年,計劃年增加水稻插秧機600—1000 臺、水稻聯合收割機40—60臺,力爭到2010年實現水稻機插秧65萬畝、機收獲80萬畝,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38%、47%,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5.5%。到2015年,水稻插秧、收獲基本實現機械化,實現水稻機插秧135萬畝、機收獲140萬畝,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79.4%、82.4%,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8.5%。 二、工作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各級政府要從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對發展水稻生產機械化的扶持力度。按照國家、省落實的下一年度農機專項資金數額的25%,確定本級下一年度農機專項資金數額。要保證同級農機主管部門必要的組織和管理經費。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優先用于支持農民購買先進適用的水稻生產機械,在國家、省補貼基礎上,對購置育秧、插秧、收獲等關鍵環節水稻生產機具適當提高補貼標準。要認真落實國家、省有關農業機械從事農業生產作業燃油補貼政策,燃油補貼重點向從事田間作業的農機大戶和農機生產服務組織傾斜。加大對購買農機農民的信貸支持力度,在政策、資金和項目安排上積極支持農機科研、推廣、鑒定和安全監理等服務體系建設,為加快發展水稻生產機械化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強示范區建設。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和高效益運行的原則,重點建設已確定的省級、市級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鄉鎮、村及示范核心區,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快速推進。實施項目帶動、資源整合,在國家、省扶持的基礎上,各縣(區)要積極支持本地區水稻生產機械化示范鄉鎮、村及示范核心區建設,將其建設成為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推廣和宣傳培訓基地,水稻生產新機具試驗示范基地,農機市場化服務、產業化經營的示范基地。 (三)完善技術應用體系。各縣區要根據自然條件、經濟條件、耕作制度確立適合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的技術模式和技術規程,加強引進、試驗、示范工作,在推廣新機具工作中,確保農民買得起、用得好。農機和農藝要緊密結合,堅持農機化發展與農藝制度改革并舉,形成農業多學科通力合作機制,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和普及。 (四)創新服務模式。各級政府要堅持“政府引導、政策支持、資源整合、民辦民營、市場運作”的原則,大力扶持水稻生產機械化作業大戶、專業合作社、股份服務公司和專業協會等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鼓勵機械、技術、資本和服務組織的聯合,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和機制。大力發展水稻機插秧、機收獲的跨區作業,培育、引導和規范農機中介服務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加強農機維修網絡建設,降低跨區作業成本,提高作業效率和經營收入。加強基層農機推廣體系建設,逐步建立以農機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機服務組織為基礎,農機生產企業參與,服務到位,充滿活力的多元化技術推廣服務體系。 (五)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農機戶和農戶的培訓,結合農時季節、生產周期,采取包片、包村、包戶、包人等辦法,舉辦培訓班、現場會、技術講座和科技下鄉活動,進行迎季節、反季節等多種方式的技術培訓,普及水稻生產機械化技術知識,提高農民素質。同時,積極宣傳農機化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意義,為加快推進全市水稻生產機械化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將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納入本地區發展現代農業的建設重點,強化組織領導,常抓不懈。要制定發展規劃,實行年度工作考評機制,實施責任目標管理,層層落實任務。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負責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的組織和管理,與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共同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 以上意見如無不妥,請批轉執行。 盤錦市農機局 二○○七年六月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