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辦文件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盤政辦發〔2015〕100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2016年鄉村綠化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5-11-23 | |
主 題 詞: |
盤政辦發〔2015〕100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2016年鄉村綠化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2016年鄉村綠化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10月26日
盤錦市2016年鄉村綠化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建設美麗鄉村,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推進宜居鄉村建設全覆蓋,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指導,以建設宜居鄉村為目的,以村屯、道路等綠化美化為重點,拓展綠化空間,提升綠化檔次,推行大樹進村、果樹進院,加密植樹綠量,增加綠化厚度,提高鄉村綠色覆蓋,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二、工作原則
(一)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市鄉村綠化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市鄉村綠化建設工作,各級政府是鄉村綠化建設的責任主體,市里負責監督檢查,縣(區)、經濟區負責組織推進,鎮、涉農街道辦事處負責具體實施;市交通、水利、教育部門是本行業綠化的責任主體,負責組織實施本部門所屬區域的綠化工作;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編制方案、督促檢查、協調指導。
(二)整體推進,重點突出。綠化布局不留死角,因地制宜,宜綠皆綠,保證數量;重點區域喬灌結合、花草搭配,實施階梯綠化、立體美化。
(三)嚴格標準,制度保障。各區塊新增綠化要嚴格按鄉村綠化指導標準執行,補植綠化保證林相整齊;嚴格落實《盤錦市宜居鄉村建設綠化工程管理辦法(試行)》,以制度抓建設、抓管理、抓考核,推動鄉村綠化工作再邁新臺階,再上新水平。
(四)全民參與,多元投入。鼓勵、引導全社會參與綠化建設,調動廣大公民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建立政府支持、部門聯動、社會參與、企業、個人響應的多元投入機制,合力共建美麗鄉村。
三、工作任務
2016年鄉村綠化按照增加綠量、提質換檔、全面推進的總體要求,完成植樹221萬株,其中喬木101萬株,果樹102萬株,灌木18萬株。著力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宜居鄉村綠化。這項工作是今年全市鄉村綠化的主攻陣地,勢在必得,311個行政村全面開展增添新綠、提升質量行動,按一般村和示范村兩類模式同時推進,并打造兩條高標準綠化示范帶。計劃植樹156.7萬株,其中喬木50.9萬株,果樹98.5萬株,灌木7.3萬株。
一般村屯:綠化一般村屯285個。一是每家每戶都要種植2株以上高大喬木樹種,栽種位置不限,房前屋后、院內院外均可,以鄉土樹種為主,如刺槐、國槐、旱柳、楊樹等。家庭院內要種植果樹,特別是后園田,種植面積要達到園田空間的30%以上,栽植品種要做到“一鎮一品”或“數村一品”。二是村內的廣場、游園、氧化塘、空閑隙地等區域,因地制宜栽植高大喬木樹種。三是對已綠化街道等部位實施補植。
示范村屯:建設綠化示范村屯26個,其中盤山縣11個、大洼縣10個、遼東灣新區5個。重點實施“大樹進村、果樹進院”工程,增加村內綠化面積。村內有條件的道路要全部實現綠化,可在寬闊的路肩或院外“臺田”上栽植行道樹,樹下要種植花草、灌木,實現立體種植;不具備喬灌木綠化條件的道路、路肩或“臺田”上要種植草花;村屯廣場、公園、氧化塘周圍要栽種能培育成高大樹木的樹種,每家每戶也要栽植2株以上能長成高大喬木的樹種,并利用空閑隙地等打造綠化景觀節點、喬灌結合、花草搭配、提質提檔;農戶院內要種植果樹,特別是后院種植果樹面積要達到園田面積的50%以上,栽植品種尊重群眾意愿,也要實現“一鎮一品或數村一品”。同時,配備使用多種綠化養護機械,建立綠化管護機制,進一步提高養護質量和效率,樹木成活率達到85%以上,大幅度提高綠地養護管理水平。
示范帶綠化:盤山縣、大洼縣各打造一條示范村連接線綠化帶,實施精細化種植。沿線道路路肩栽齊補嚴,林相一致;可視溝渠植滿栽嚴,平行示范帶的兩肩溝渠要實行階梯綠化,喬木下配置彩葉灌木和花草;沿途村屯按照示范村標準實施綠化,沿途鎮區按示范鎮的標準打造景觀節點;示范帶通過的園區、設施農業區及企事業單位等區塊都要實施綠化美化。
果樹種植要求高、技術強,根據土壤鹽堿度高低、通透程度及地下水位等條件的差異,選擇適生對路品種。一是東部地區包括沙嶺、古城子、壩墻子、東風、平安、西安等鎮,建議種植李子、蘋果為主。二是北部地區包括高升、得勝等鎮,建議種植寒富蘋果為主。三是西部地區包括東郭、羊圈子、甜水、趙圈河等鎮建議種植梨、蘋果梨、桃、杏為主,石新鎮土壤沙質,可種植蘋果梨、葡萄等。四是中部及南部地區,包括兩區、田家、新興、清水、田莊臺、榮興、吳家等鎮建議種植蘋果梨、家棗、李子、杏等品種,各類苗木規格應在1—2年生,苗高在0.7米以上,推薦使用帶土坨苗。果苗栽植應施足腐熟的農家肥或少量復合肥作底肥,栽植深度在出圃苗的地跡處,地表保證直徑60cm以上的水盤,栽植后馬上澆足透水,有條件的實行地膜覆蓋。
責任主體:盤山縣、大洼縣、興隆臺區、雙臺子區、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
指導部門:市、縣(區)、經濟區林業主管部門
(二)補植綠化。對已實施綠化的區塊全面盤點,缺苗斷檔的要統一補植。一是溝渠補植153條,植樹18.8萬株。二是河流補植4條,植樹6.4萬株。三是水庫補植1座,植樹0.5萬株。四是公路補植137條,植樹8.45萬株,其中縣級公路5條,植樹0.55萬株,鎮村公路132條,植樹7.9萬株。五是園區補植14個,植樹8.3萬株。六是校園補植27個,植樹0.8萬株。七是鎮區補植8個,植樹4.5萬株。
補植綠化要盡量選擇與原樹種相同的苗木,按原株行距進行栽植,確保林相完整;各鎮村之間的聯接線路、主要公路要全部栽嚴補齊;鎮區綠化補植與新增綠量相結合,提高綠化標準,合理搭配喬灌樹種,打造特色景觀街和鎮區主街入口,公園、游園、廣場等區域要全部實現綠化美化,有條件的地區可打造綠化景觀帶。
責任主體:盤山縣、大洼縣、興隆臺區、雙臺子區、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
指導部門:市、縣(區)、經濟區林業主管部門
(三)營造楊樹防風固沙林。計劃在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石新鎮營造楊樹防風固沙片林846畝,植樹5.6萬株。造林樹種為速生楊,進一步打造石新生態小鎮。
責任主體:遼河口生態經濟區
指導部門:市林業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農發二局
(四)中新線綠化。綠化里程9.7公里,全部集中在盤山縣境內,植樹2.2萬株。
責任主體:市交通局
指導部門:市林業局
(五)沈西工業大道綠化。綠化長度29.6公里,其中盤山縣7.2公里,大洼縣19公里,遼東灣新區3.4公里,植樹7.1萬株。
責任主體:市交通局
指導部門:市林業局
(六)大洼縣現代農業示范區景觀綠化。實施紅海灘旅游帶景觀綠化,綠化道路1.8萬延長米,每側各植1行,植樹1.8萬株,綠化樹種以既耐鹽堿又美觀易活的金葉榆為主,配置草本花卉95萬株。
責任主體:大洼縣
指導部門:市林業局,大洼縣農村經濟局
四、工作時限
鄉村綠化按工作程序劃分4個實施階段:
1.綠化準備階段:2016年3月上旬完成宜居鄉村綠化項目書的編制;同時完成苗木準備、綠化用地清理等前期準備工作。
2.綠化實施階段:2016年3月中下旬開始植樹,3月底前完成果樹栽植任務,4月25日前完成全部栽植任務。
3.養護管理階段:視天氣變化和土壤墑情等實際情況組織澆水,適時開展除草、防病滅蟲等養護管理工作。
4.檢查驗收階段:7月底前各縣(區)、經濟區,相關行業部門完成綠化自查工作,9月底前完成市級核查工作。
五、保障措施
1.精心組織,落實責任。各部門要按照《盤錦市宜居鄉村綠化管理辦法(試行)》,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確保各項任務的圓滿完成。各縣(區)、經濟區、鎮(涉農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是屬地綠化造林和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黨政主要領導是本轄區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主要責任人;各級水利、交通、教育等部門是本行業直管區域綠化造林和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部門行政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主要責任人。分別負責本轄區、本部門宜居鄉村綠化的組織、監督和檢查。
2.科學設計,活化機制。縣(區)、經濟區要以村(居)委會為單元,以鄉鎮(涉農街道辦事處)為單位,編制綠化項目書,交通、水利、教育等部門也要編制項目書,要細化到具體栽植時間、地點、株數、面積、樹種、規格、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有主要領導簽字,加蓋單位公章后報送市林業局備案。今年綠化要進一步活化機制,堅持行政推動、市場運作合力共建,尤其是果樹栽植群眾欠缺經驗和技術,各鎮要推行專業隊伍栽植,成活后交由責任單位或農戶進行管理。
3.強化管護,確保成效。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執行《森林法》、《盤錦市宜居鄉村綠化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精心實施綠化管理和林木保護,及時組織澆水、除草、防病滅蟲等撫育工作,各級森林公安部門要嚴厲打擊林地內“小開荒”、放牧、狩獵、挖沙、取土以及盜伐、濫伐林木等違法行為,維護法律權威。同時,要建立起長效管護機制,發揮護林員“封育、禁牧、管護”三位一體的主體作用,確保栽后成林成景,卓有成效。
4.過程監督,嚴格考核。鄉村綠化工作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各階段實施任務要細劃時間節點,并按節點進度督察督辦。綠化督察分兩個層面同時進行,一個是業務部門的指導監督,及時發現并解決技術問題,一時難以解決的要向同級黨委、政府報告,另一個是黨委、政府層面的督察,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按《盤錦市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問責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各級績效考核部門要嚴格把關,對未完成年度綠化任務、未按標準實施造林綠化、未及時上報相關佐證材料等現象的,均將被視為考核不合格。
5.增加投入,促進發展。各級政府要將綠化資金納入到財政預算,鄉鎮承擔綠化任務所需苗木費由市、縣(區)、經濟區、鎮(涉農街道辦事處)各承擔50%,市級資金定向補貼到鄉鎮。而栽花種草、養護管理和其它費用由縣鎮自籌,行業部門綠化費用由本部門自行解決。同時,要充分發揮社會、企業、個人等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助力鄉村綠化,確保工作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