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市政府辦文件
索 引 號: 主題分類: 市政府辦文件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盤政辦發〔2015〕118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15-11-24
主 題 詞:

盤政辦發〔2015〕118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5-11-24 瀏覽次數:237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11月23日         

盤錦市農作物秸稈禁燒工作方案

  按照環保部《關于2015年夏季秸稈焚燒污染防控工作情況的通報》(環辦函〔2015〕1587號)及省環保廳《關于敦請加強秋季秸稈禁燒工作的函》(遼環函〔2015〕283號)要求,以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和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堅持“政府領導,部門聯動;以疏為主,以堵為輔”的原則,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自2015年起,每年10月初至次年5月末,盤錦市全域禁止秸稈露天焚燒,逐步消除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漸摒棄不文明的傳統陋習。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發現秸稈焚燒問題綜合執法查處率達到100%。

  二、工作任務

  (一)建立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

  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焚燒問題,關鍵是要抓好秸稈資源化利用,多渠道綜合利用秸稈資源,實現變廢為寶。市農委要落實各項秸稈綜合利用措施,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綜合利用目標,確定完成時限,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市農機局要組織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及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禁止機械收割稻田留高茬現象發生。市農委及各縣區政府要鼓勵和支持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對秸稈、落葉等進行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工業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等利用措施。加大對秸稈還田、收集一體化農業機械的財政補貼力度。各縣區、各鄉鎮政府必須組織建立秸稈收集、貯存、運輸和綜合利用服務體系,采用財政補貼等措施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企業等開展秸稈收集、貯存、運輸和綜合利用服務。(市農委牽頭,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農機局,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

    (二)建立秸稈禁燒應急機制

  對留高茬并且秸稈散亂于田間準備秋翻作業的地塊,宣傳動員組織農戶處理高茬和散亂的秸稈,推廣應用稻草秸稈粉碎機和摟草機作業,再進行深翻作業,全部完成作業任務。(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負責,市農機局、市農委配合)

    (三)建立宣傳教育機制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及時制定秸稈禁燒宣傳方案,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與監督作用。

  1.發布政府通告。通過《盤錦日報》發布政府通告,明確秸稈禁燒范圍、責任、要求和監督舉報電話。各縣區、經濟區要將政府通告張貼到各鄉鎮、各村屯醒目位置。(市環保局、市農委牽頭,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

  2.營造輿論環境。通過廣播、報紙、電視、網絡、短信和條幅標語等方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期間,每周在各媒體上宣傳1—2次,形成濃厚輿論氛圍,使廣大群眾深刻認識禁燒秸稈的積極意義和自覺禁燒的責任要求,主動監督舉報露天焚燒秸稈行為。(市委宣傳部牽頭,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配合)

  3.開展專題教育。利用農村廣播站、宣傳欄普及秸稈禁燒危害、綜合利用政策和技術等知識,讓農戶家喻戶曉,使政策深入人心,從而增強環保、安全意識,養成文明習慣。(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負責)

  4.設立明顯標志。在高速公路兩側各5公里,鐵路兩側各2公里,國省道公路兩側各1公里,旅游景區、自然保護區、林地和重要通信、電力設施周圍1公里等區域設立秸稈禁燒標識牌,時刻警示秸稈焚燒行為。(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負責) 

  (四)建立責任包干管理機制

  各縣區、鄉鎮政府要組織廣大干部深入基層、深入農戶、深入田間,勸導、勸阻農民焚燒秸稈行為。建設以鄉鎮、村屯為單元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將監管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實現長效化管理。采取干部包村、包屯、包戶、包地塊等形式,落實勸阻秸稈焚燒人員、崗位、時間和要求,實行全天候駐守、巡查和值班制度,死看死守,及時發現和制止,做到田間地頭“不燒一把火、不冒一處煙”。

  (五)建立嚴格的現場執法工作機制

  建立舉報制度,公布投訴舉報熱線“12369”,24小時受理秸稈焚燒投訴舉報。各級環保部門組織執法人員全天候、全覆蓋監管,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場所實行不間斷巡查、重點監控,發現苗頭和隱患快速反應,及時勸阻。對勸導不理、制止不聽、惡意焚燒的,特別是對于造成環境污染、交通事故、森林火災等嚴重后果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公路法》等法律法規,采取罰款、拘留等措施嚴肅處理。(市環保局牽頭,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遼河管理區管理局、市安監局、市農委配合,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具體負責)

  (六)建立獎懲機制

  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內容,由市績效考核辦負責實施。

  1.縣區、經濟區對未發生秸稈焚燒現象的鄉鎮、行政村級領導班子予以獎勵;對發生秸稈焚燒現象的屯村由縣區及鄉鎮政府對其領導班子進行處罰,并給予必要的紀律處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七章第一百一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在人口集中地區對樹木、花草噴灑劇毒、高毒農藥,或者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的規定,由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對發生火點的鄉鎮政府進行處罰,市環保局委托環保分局對轄區內的鄉鎮政府進行處罰。  

  2.根據國家衛星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火點監測情況,如發現有秸稈焚燒火點存在,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進行通報;火點較多、情節嚴重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主要領導要在市級新聞媒體上公開說明。

  3.對在禁燒工作中指導、檢查、監督不力,造成大面積焚燒秸稈的縣區、經濟區和鄉鎮有關責任人,由市紀檢監察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誡勉談話和有關處分,鄉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要在市級新聞媒體上公開檢討。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工作責任。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各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盤錦市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市政府與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簽訂秸稈禁燒目標責任書,明確責任主體、任務目標、禁燒措施、考核標準。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也要與所轄鄉鎮、村屯簽訂責任書,形成人人肩上有責任的落實機制。各成員單位要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協作,密切配合,共同推進秸稈禁燒工作。其中,市環保局牽頭負責秸稈禁燒工作,做好信息收集、情況通報、督查督辦、考核獎懲等工作。市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協調相關宣傳報道。市農委負責組織秸稈還田、研發和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建立秸稈收儲體系等。市農機局負責指導協調并落實機械收割的要求,從源頭上杜絕焚燒現象。市通訊管理辦公室負責協調各大通信運營商建立大氣污染防治信息發布平臺。市公安局負責勸阻、制止露天焚燒秸稈行為,對秸稈焚燒現場進行調查取證;對不聽勸阻、造成影響的,依照相關規定處理,打擊蓄意露天焚燒秸稈行為。市交通局負責指導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秸稈禁燒宣傳與巡查工作。市發改委負責制定秸稈綜合利用政策,爭取國家、省項目資金。市安監局負責督促秸稈焚燒重大安全隱患整治工作。市住建委負責督導全市宜居鄉村建設中涉及秸稈焚燒的有關工作。市、縣區、經濟區財政部門負責籌集并安排撥付秸稈禁燒工作相關經費。市氣象局負責霧霾等不利天氣預警、發布氣象信息。各縣區政府要成立相應組織領導機構,承擔轄區工作主體責任,把秸稈禁燒納入考核目標,制定具體可行的工作方案,組織鄉鎮、村屯發揮宣傳教育、政策落實、監督管理、應急處置等職責作用,確保各項秸稈禁燒措施落到實處。

    (二)強化層級督導。建立市對縣區、縣區對鄉鎮、鄉鎮對村屯的三級監督體系,一級督導一級,層層督導落實,切實做到發現一起、禁止一起、處理一起。對有令不止、不作為等問題嚴肅問責。市政府將組織有關部門采取分片包干辦法,深入到一線督導督查秸稈禁燒工作落實情況。具體安排為:市環保局負責督導督查盤山縣,市農委負責督導督查大洼縣,市公安局負責督導督查雙臺子區,市交通局負責督導督查興隆臺區,市遼河保護區管理局負責督導督查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市住建委負責督導督查遼東灣新區,確保秸稈禁燒政策要求、責任體系、工作措施落實到位。各督查組每月30日前將工作開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和下步工作計劃安排報市環保局。

    (三)嚴格督查考核。市政府根據秸稈禁燒目標責任書要求,對各縣區、經濟區秸稈禁燒工作進行考核。考核結果達到目標要求的,將在項目建設、轉移支付、生態補償、農機補貼、專項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對秸稈禁燒工作措施落實不力,轄區內火點數集中,嚴重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縣區,將采取通報批評、約談、媒體曝光等形式進行督導,情節嚴重的,將對宜居鄉村創建工作“一票否決”,扣減轉移支付及專項資金,對涉及大氣的建設項目實行區域限批。


  附件:盤錦市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件

  盤錦市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高  科  市長

  副組長:王慶良  副市長

            孫占明  副市級干部

    成  員:張曉良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陳  飛  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孫洪軍  市發改委主任

            李宏偉  市公安局副局長

      王  巖  市財政局局長

      李之棟  市住建委主任

     

      梁建柏  市農委主任              

      徐  光  市安監局局長

            伏承寬  市農機局局長

      梁建松  市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李懷宏  市通訊管理辦公室主任                          

            趙志剛  市氣象局局長

            孫  雨  盤山縣縣長

            陳林松  大洼縣縣長

            馮  英  雙臺子區區長

      陳寶庫  興隆臺區區長      

            馮海濱  遼東灣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楊  昕  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