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辦文件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17〕19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打造宜居鄉村建設升級版專項行動計劃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7-02-14 | |
主 題 詞: |
(此文件已失效)盤政辦發〔2017〕19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打造宜居鄉村建設升級版專項行動計劃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打造宜居鄉村建設升級版專項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2月13日
盤錦市打造宜居鄉村建設升級版專項行動計劃
為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在2016年打造宜居鄉村建設升級版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工作目標、明確工作重點,推進宜居鄉村建設全域化、全覆蓋,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要求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聚神聚焦“四個著力”,深入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的總目標,堅持國際化視野、站在國家級平臺,著力提升宜居鄉村建設管理水平,繼續深入推進發展規劃編制、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改善、新型業態發展、長效管理強化等一系列工程,將全市除動遷村外的所有行政村均打造成“生態良好、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產業發展、管理到位、宜居宜業”的示范村,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進一步提升全市農村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目標
——因地制宜提高2016年及之前建成的165個示范村建設水平,著重加強日常管理,鞏固提升示范村建設成果。
——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除動遷村外的111個行政村的示范村建設工作。
——農村人居環境更加潔凈,全年植樹造林不少于183萬株,全面建成100個村的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城鄉一體化農村垃圾處理率、院落環境治理率均達到100%,秸稈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8%。
——農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示范村道路及路肩硬化率、院落圍(欄)墻和入戶橋建設提升率、農墾危房改造率、架空線路治理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均達到100%。
——農村服務體系更加健全,農村管道燃氣接通使用率達到95%以上,完成135臺農村客運車輛公交化改造任務。
三、重點任務
堅持政府引導、村民主體、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原則,深入推進發展規劃編制、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改善、新型業態發展、長效管理強化等一系列工程,推動工作重心由前期建設向管理提升的關鍵性轉換,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
(一)實施規劃編制升級工程
貫徹落實國發62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宜居鄉村建設實際,編制《盤錦市特色小鎮培育規劃》,為指導縣區、經濟區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種功能疊加的特色小鎮提供支撐,加快推動宜居鄉村建設環境優勢向農村經濟發展綜合優勢轉化。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城鄉辦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二)實施人居環境升級工程
1.繼續提高綠化美化建設管理水平。全面推進“大樹進村、果樹進院”工程,村內適宜植樹的道路要全部實現綠化,村內廣場、氧化塘、空閑地等區域因地制宜的打造景觀節點;農戶庭院內要種植適合本地環境的果樹,對2016年栽植但未成活的要進行補植,特別是后院種植果樹面積要達到園田面積的50%以上,鼓勵連片種植同一樹種形成規模效益。加大各村鎮之間連接道路的綠化美化力度,有條件的要實現喬灌花草并舉;鼓勵各村結合實際在農戶院墻外空閑處種植矮株向日葵、草莓等效果好、易管理、有效益的觀賞性經濟作物,美化村屯環境的同時引導百姓參與管理。
完成時限:2017年底
牽頭單位:市林園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2.繼續提高垃圾管理水平。健全“市—區(縣)—街道(鎮)—社區(村)”城鄉四級垃圾收集運輸監管網絡體系,探索推進、適時推廣農村日常保潔公司化運行,實現農村垃圾管理常態化、規范化、標準化。總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經驗,完善激勵政策和引導機制,全域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全面加強垃圾堆肥池建設和管理,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住建委、市綜合執法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3.繼續提高院落環境治理水平。在“五潔凈”(院落凈、居室凈、廚房凈、廁所凈、畜禽舍凈)基礎上,實現“五化”(規劃、硬化、凈化、花果化、美化),推進實現“五個美”(庭院美、居室美、言行美、家風美、產業美)、“十進家”(黨的聲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傳統文化、廉政文化、法律知識、垃圾分類知識、文明禮儀、健康知識、安全知識),進一步實施女性素質工程,確保庭院衛生合格率平均達到95%以上。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婦聯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4.繼續提高污水處理水平。總結試點經驗,全面完成100個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逐步推動農村生活污水統一入網、統一處理、綜合利用,力爭到2018年末前實現小型污水處理設施行政村全覆蓋。因地制宜實施氧化塘景觀化改造工作,強化觀賞效果,建成村莊特色景觀節點。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5.繼續提高秸稈治理水平。推廣秸稈還田等綜合利用技術,支持秸稈焚燒發電等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建設,治理環境污染。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的科普宣傳,增強農民環保意識。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實施基礎設施升級工程
1.繼續提高道路及邊溝建設管理水平。全面推進道路路肩硬化工程,路肩較窄的可進行水泥硬化,具備條件的要鋪裝牙石。全面推進邊溝硬化工程,統一水平標高、統一建設尺寸,建設風格要與整體環境相協調,具備條件的地區要建設暗排。全面加強村屯道路及邊溝管理,探索建立道路及邊溝養護維修市場化、專業化機制。在村莊主入口設村名標識標牌,主巷道入口設巷名標識標牌。在路側有臨水、連續彎道、小半徑彎道等路段,加設混凝土護欄及護欄粘貼反光帶;在急彎、陡坡、長下坡、穿村鎮等路段及學校等人流較多路段,設置限速、減速標志標線和警示設施;根據實際需要在視距不良的“回頭彎”、急彎等危險路段,加設警告標志、凸面反光鏡;在村莊入口設置折疊式擋車桿等安保設施。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住建委、市交通局、市公安交警支隊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2.繼續提高院落圍欄(墻)建設管理水平。堅持百姓投入為主、政府獎補為輔的原則,統籌推進圍欄(墻)、庭院門、門樓、大門垛等建設,統一建設尺寸、風格樣式和色彩,力求簡潔大方、整潔美觀;著重加大后院圍欄的建設力度,使用整體協調、規范統一的柵欄進行圍欄。同時,各村要結合實際,實施文化墻建設。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住建委、市文廣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3.繼續提高入戶橋建設管理水平。堅持百姓投入為主、政府獎補為輔的原則,統籌推進入戶橋建設。要統一入戶橋樣式、寬度,橋面必須硬化、平整,橋體、橋欄桿顏色應與周邊環境協調統一。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住建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4.繼續提高廁所及畜禽糞便治理水平。在政府提供廁具的基礎上,引導村民自行出資實施廁所建設,有序推廣使用無害化衛生廁所,完成省政府下達的9620座廁所改造指標。在旅游特色村等人流量較大的村莊,根據實際需要建設一批水沖式衛生公廁,并建立日常管理維護機制。加強村內畜禽養殖管理,規范村民傳統庭院養殖,逐步引導村內大規模商業化養殖退出庭院。開展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完善各村、廠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體系。2017年9月末前,完成5個省級畜禽規模養殖廠標準化生態建設任務;2017年末前,開展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全市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全覆蓋目標。完善鎮、村畜禽糞污處理體系,各鎮、村安排專人負責畜禽糞便管理工作,確保村屯內道路干凈整潔,無畜禽糞便隨意排放。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衛計委、市畜牧獸醫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5.繼續提高危房改造水平。全面做好農墾危房改造工程收尾工作,重點落實遼河口生態經濟區700戶農墾危房改造任務。有序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重點落實85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市城鄉辦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6.繼續提高架空線路治理水平。結合全市地下管溝建設,加快推進村屯架空線路入地。到2017年4月末前要全面完成2016年計劃工程,到2017年12月末前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架空線路入地工程,全域提升村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通信辦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各基礎通信運營企業
7.繼續提高村屯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水平。按照累加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的標準,在各村建設集文化宣傳、科技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功能于一體,具備數字服務能力、資源充足、功能齊全、服務規范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提高農村文化服務水平。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文廣局、市體育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8.繼續提高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水平。在全市實現農村24小時供水的基礎上,有序推進城市水源向農村延伸,逐步實現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讓農村居民用上方便、安全的自來水。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水利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市水務集團
(四)實施公共服務升級工程
1.繼續提高燃氣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農村燃氣綜合服務體系,將農村居民燃氣接通使用率提高到95%以上。全面推動農村居民安裝使用燃氣壁掛爐工作,力爭到2017年底前實現全市農村利用清潔能源取暖率達到80%。做好用氣安全管理,加大入戶檢查和日常巡查力度,確保用氣安全。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住建委、市城鄉辦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2.繼續提高村衛生室管理水平。全面開展“星級”村衛生室創建活動,“五星級”村衛生室達到10%、“四星級”村衛生室達到20%、“三星級”村衛生室達到30%。提升村級衛生室診療服務能力。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衛計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3.繼續提高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建設水平。按照試點先行原則,采取合并、延伸等方法,科學合理規劃線路、配置車輛,2017年底前完成對火車站至高升、興隆臺至清水、大洼至趙圈河等線路的135臺客運車輛試點改造任務,逐步構建“城有樞紐、鎮有站點、村有亭牌”的一體化場站格局。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交通局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五)實施農村產業升級工程
結合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設,深化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發展認養農業、設施農業、休閑農業、民宿度假等新業態。新增設施蔬菜面積1萬畝;繼續打造農業采摘園、休閑農莊、“農家樂”20家。編制完成市域重點旅游線路,重點培育打造一批紅海灘+民宿+鄉村旅游線路,廣泛開展四季旅游主題活動。建立鄉村旅游等級劃分和星級標準規范引導體系,全面提升鄉村旅游服務水平和質量。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農委、市旅發委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六)實施長效管理升級工程
建立宜居鄉村建設管理考核機制。對縣區(經濟區)、鎮(涉農街道)、村(涉農社區)三個層面進行各有側重的督查考核;建立宜居鄉村建設規范標準,研究制定國家北方地區領先、符合盤錦發展實際的《宜居鄉村建設規范標準》,為鞏固提升宜居鄉村建設和管理水平提供支撐。縣區(經濟區)、鎮(涉農街道)、村(涉農社區)要認真貫徹落實資金、人員、制度等長效管理機制,將宜居鄉村建設工作作為重要內容納入網格化管理,推動宜居鄉村建設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完成時限:2017年末
牽頭單位:市城鄉辦
責任單位:各縣區政府、經濟區管委會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市直相關部門要結合工作職能,明確專人負責宜居鄉村建設工作,切實做好業務指導和督促調度工作。各縣區(經濟區)、鎮(涉農街道)要高度重視,特別是要進一步固化、完善現有的各級宜居鄉村建設工作機構,安排專職人員負責具體工作。各級宜居鄉村建設機構要根據工作實際,抓緊明確各項工程具體措施和時限安排,分解落實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各村要繼續加強保潔員隊伍建設,配齊保潔員數量,并定期對保潔員履職情況進行檢查,真正發揮保潔員環境保潔、基礎設施巡查等職責。
(二)強力組織推進
各縣區(經濟區)、鎮(涉農街道)要結合各自實際,科學配置資金、人員、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科學安排工程建設時段,確保高效穩步推進。同時,要充分挖掘市、縣、鎮、村各級黨員干部等多方力量,充分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調動各方積極性,全面推動各項建設工作。
(三)確保質量安全
嚴格按照建設標準、施工工序進行工程建設,狠抓質量監督和旁站監理,嚴把材料入場關、工程建設關和竣工驗收關,建設高效優質工程。同時,按照宜居鄉村建設提升工作總體工作目標和時限要求,采取倒排工期、交叉作業等方式,擬定工程推進時間表,科學合理安排冬季施工項目,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進,確保按時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四)強化監督檢查
市宜建辦、市督查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全市宜居鄉村建設工作的督促檢查,定期通報全市宜居鄉村建設情況。同時,各縣區(經濟區)、鎮(涉農街道)也要健全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定期對宜居鄉村建設工作進行檢查,確保按時完成各項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