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市政府辦文件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盤政辦發〔2017〕90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發展意見的通知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7-08-02 | |
主 題 詞: |
盤政辦發〔2017〕90號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盤錦市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發展意見的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遼東灣新區、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盤錦市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發展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8月1日
盤錦市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發展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遼委辦發〔2016〕63號)精神,加快推進我市裝備制造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貫徹落實“四個著力”要求和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向,深化信息技術在裝備制造業的集成應用,支持裝備制造企業與IT企業聯合研發,推動智能元器件和裝置在工業產品中的應用,逐步提升企業智能服務水平,加快我市裝備制造業優化升級,全面推進我市裝備制造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的發揮政府組織調動能力,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傾斜,加強規劃引導,完善支持政策,為企業發展營造平等準入、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圍繞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發展瓶頸,加快突破制約發展的共性、核心和系統集成技術,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和消費結構升級的巨大市場空間,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不斷提高競爭力和影響力。
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選擇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作為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實現率先發展,促進裝備制造業整體發展。同時,通過研制重大裝備,帶動基礎材料、基礎件、基礎工藝、技術基礎的全面突破,全面提升我市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能力。
(三)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0億元,在裝備制造業各重點領域突破一批高端裝備關鍵核心及共性技術,自主研發、設計、制造及系統集成能力大幅提升,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初步形成覆蓋研發設計、裝備制造、技術服務的完整產業體系和持續創新發展能力。
二、主要任務
根據我市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結合《中國制造2025盤錦行動綱要》,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把握國內、國際先進裝備制造業轉移趨勢,突出產業導向和技術先進性,持續做優做強主導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加快提升企業制造智能化和智能服務水平。
(一)做強做大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無人機、專用車等領域
1.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以遼東灣新區、盤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大洼臨港經濟區為基礎,鼓勵裝備制造企業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同時,積極向服務型生產轉變,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建設國家特色裝備制造業重點研發、示范和高端制造基地。
重點研發生產海洋鉆井平臺、工程船舶、船用吊機、海洋模塊鉆機、陸地石油鉆機等海洋工程裝備,推動海洋工程裝備及陸上石油裝備設計、開發、制造及服務。發展鉆具抓取系統、鉆具輸送系統、鉆具組合系統、鉆具排放系統等海洋工程應用系統。
依托重點企業:渤海裝備遼河重工有限公司、遼寧陸海石油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點推進項目:海洋鉆井平臺鉆具智能移運排放系統項目
2.無人機
以遼東灣新區無人機產業園為基礎,引進一批規模化、科技型的智能裝備制造項目,重點引進各類動力品種無人機龍頭企業,重點發展無人機機體材料、發動機、飛行控制系統及機載設備等全產業鏈領域產品研發制造。
建設無人機“產、學、研”基地,重點研發生產自駕儀、無人機地面站、防化防疫無人機、“藍精靈”植保無人機、改I型航模靶機、偵察救援無人機、偵察監控無人機、哨兵無人偵察機、超視距搜救飛艇、探礦飛艇等。設計研發油動、大載荷、全智能無人直升機,無人直升機、多旋翼無人飛行器及其他航空器材、航空發動機等。
依托重點企業:遼寧獵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昊一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重點推進項目:無人機研發及制造項目、大載荷全智能工業級無人機項目
3.專用車
以金碧集團(遼寧陜汽金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盤錦金碧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合力工業車輛(盤錦)有限公司、盤錦市重汽實業有限公司等汽車產業相關企業為基礎,面向國內、國際市場,加大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和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拉長專用車上、下游產業鏈。
大力發展油礦區特種作業車,洗井泵車、壓裂管匯車、公路作業養護車等,積極開發具有專利的鋁合金罐式運輸半掛車、鋁合金化工液體運輸車、鋁合金粉粒物料運輸車等新型化工專用車。發展各類實用型工業搬運車,高通過性叉車及各種配套屬具等。結合東北市場需求及大環境變化,陸續開發新產品:天然氣叉車、8—10t內燃平衡重式叉車,GT及GK作業平臺等,進一步拓展遠東市場。
依托重點企業:金碧集團、合力工業車輛(盤錦)有限公司
重點推進項目:基于國產機器人的鋁鎂合金容器裝備自動化生產線建設項目;智能機器人結構件生產線項目、涂裝生產線項目
(二)培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綠色制造技術與裝備、電子信息產品及裝備和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務等領域
1.機器人及智能裝備
為增強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制造業的支撐放大效應,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圍繞重點產業,鼓勵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一批應用于高端領域的智能化成套裝備,推動機器人及數字化工廠在輕工、電子等領域的應用。
重點開發生產應用于海洋探測、開發以及救援等特殊環境下具有智能功能的水下機器人。包括拖曳式水下機器人TUV、遙控式水下機器人ROV、無人無纜水下機器人UUV和智能水下機器人AUV等。
依托重點企業:遼寧陸海石油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點推進項目:鉆臺鉆桿處理機器人研發制造項目
2.綠色制造技術與裝備
積極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全面推廣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推動生產方式向綠色、低碳、環保方向轉變,提高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發展新能源產品研發、生產和應用。
積極發展發動機再制造產業。包括柴油發動機再制造LNG發動機、車輛改裝、LNG燃氣公交車、LNG氣瓶制造、LNG設備等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并逐漸擴大到工程機械、燃油發電機組、農業機械、中小型船舶等領域內燃機的再制造和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
依托重點企業:盤錦市重汽實業有限公司
重點推進項目:年產12000臺發動機綠色再制造項目
3.電子信息產品及裝備
鼓勵發展電子信息產品行業,支持企業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科技技術,自主研發設計高端智能化制造生產線,鼓勵企業應用高精密智能化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重點發展高階手機鏡頭、VCM馬達和金屬手機殼等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制造高性能計算機、通用服務器及存儲產品,圍繞高端計算機提供軟件開發、系統集成與技術服務。
依托重點企業: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曙光信息系統(遼寧)有限公司
重點推進項目:基于國產機器人的鏡頭、VCM馬達和金屬手機殼的自動化生產線項目
4.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務
(1)支持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鼓勵企業實施信息化改造提升,促進企業在研發數字化、生產集約化和管理現代化方面的水平提升。推動數字化協同設計、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虛擬制造和柔性化生產等方面應用,帶動我市裝備制造企業在制造過程中逐漸向智能化邁進。
依托重點企業:盤錦海興精工科技有限公司、遼寧正時動力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重點推進項目:高端塑料園項目、齒形鏈條及無級變速用滾銷鏈生產線項目
(2)鼓勵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鼓勵企業研制智能化裝備和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智能化產品。促進我市企業在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上實現新突破,重點發展鉆臺鉆桿處理機器人研發制造、旋轉導向系統科研、智能化木工機械設備生產等各類智能裝備和產品。
依托重點企業:盤錦遼河油田天意石油裝備有限公司、盤錦智人科技有限公司
重點推進項目:旋轉導向系統科研項目、木工機械設備智能化生產項目
(3)支持企業提升智能服務水平。鼓勵企業運用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開展研發設計、設備管理、運營維護、售后服務等全生命周期服務,推進我市裝備制造企業從生產制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依托重點企業:盤錦福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東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華潤電力(盤錦)有限公司
重點推進項目:油水井數采項目、企業云服務平臺項目、燃料智能管控系統項目
(三)拓展鋁合金深加工及下游產業
充分利用忠旺鋁業原材料和市場優勢,向“下游”高端產業延伸,打造環渤海區域獨具特色的鋁合金制品制造基地。
積極開發生產在專用車、高鐵、航天等交通領域有著巨大市場潛力的工業用鋁,重點發展用于高鐵、動車、城鐵車體的結構面板、上側梁、檐梁和底車頂梁、轉向架、門窗以及車內裝飾、設備控制裝置、水箱、行李架、座椅、信號指揮系統用導管、線架、儀表框架、通風與制冷空調系統管道、輸電系統的接觸網絡、匯流排與線夾部件等;發展應用在發動機罩、行李箱蓋、車身頂板、車身側板、擋泥板、車門及地板等部件上的汽車用鋁。發展具有比重輕、耐腐蝕、易成形、低溫性能穩定等性質的集裝箱箱體和車載罐體用鋁。
依托重點企業:盤錦忠旺鋁業有限公司、遼寧嘉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重點推進項目:80萬噸/年鋁擠壓型材項目、120萬噸/年鋁板帶箔及配套原材料項目、嘉翔機械設備制造項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金融財稅政策支持
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各類可利用的專項建設基金、專項投資基金、引導基金等,支持裝備制造重點領域項目。加強銀企對接合作平臺建設,加大項目推介與對接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對優秀裝備制造項目、重點企業加大信貸投入。鼓勵企業采用分期付款、設備租賃、技術服務投資等新融資模式推進項目建設。加強專項基金的建立和使用,利用盤錦智能制造創業投資基金、盤錦啟迪之星創業投資基金等,引導投資支持企業發展。
(二)推進行業技術轉型升級
大力推進裝備制造企業科技創新,支持裝備制造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制造效率。建立完善的產學研相結合技術創新體系,支持裝備制造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促進裝備制造業領域先進科技成果轉化,圍繞我市裝備制造業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開展關鍵技術研發,突破一批核心和重大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進一步帶動我市裝備制造企業整體升級。
(三)發揮試點示范項目作用
對符合條件的智能制造優秀項目,優先納入我市智能制造(服務)試點示范項目庫,在開拓市場、企業對接、應用示范等方面予以支持。關注我市納入省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務試點示范項目庫的企業項目,及時推廣智能升級改造經驗做法。發揮盤錦智能制造創業投資基金作用,引導和扶持本地重點裝備制造企業升級發展和產品推廣應用。
(四)加強招商引資工作
充分發揮域內招商工作組和域外招商聯絡組的作用,面向全球裝備制造業領軍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招先進技術、招好項目、招科學管理、招高端人才,擴大開放覆蓋面。加強與國內、國際一流裝備制造企業的合作洽談,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合作項目,促進我市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發展。
(五)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引進一批服務于裝備制造業的科技創新、經營管理等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對符合《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推進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試行)的通知》(盤政發〔2015〕48號)、《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盤政辦發〔2015〕127號)等文件要求的人才予以落實相關補貼政策。加大技術人員和產業工人培養力度,發揮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盤錦職業技術學院的作用,培養新型裝備制造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