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文件 > 盤錦市 > 政策解讀 > 政策解讀

《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解讀

發布時間:2016-10-27 瀏覽次數:278

《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解讀 
 

  《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包括7部分、18條,分別從工作目標、完善監測網絡、信息共享、預警應急、測管聯動、保障措施等方面,明確了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任務。

  一、出臺背景

   2015年7月,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國辦發〔2015〕56號),這是指導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對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監測預警、服務于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辦發56號文件精神,進一步發揮生態環境監測在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及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基石、耳目和哨兵作用,更好地推動遼寧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省環保廳牽頭起草了《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2016年7月11日經省政府第8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總體要求

  《工作方案》認真貫徹國辦發56號文件精神,明確了今后五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總體要求。

  一是闡述了指導思想,提出圍繞“全面設點、全省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的總體要求,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生態環境監測管理體系,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明確了工作目標,到2020年,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國家和地方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系統實現互聯共享,監測信息規范發布;監測預警預報、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部門會商等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各環境要素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務

  《工作方案》緊密結合我省生態環境監測實際和發展需要,部署了五項重點任務。

  (一)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一是建立統一的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進一步擴充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的范圍和要素覆蓋,完善空氣、水、土壤、聲、生態、輻射等6個要素監測網,滿足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環境管理需求。

  二是建立天地一體化生態監測體系。遙感監測、地面生態監測相結合,開展區域生態狀況監測、調查與評估,加強典型生態問題、突發環境事件、重點污染源監測分析與評估。

  三是建設測管協同的污染源監測體系。重點排污單位依法建立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制度,環保部門通過監督性監測、在線監控等措施對重點排污單位實行日常監管;建設全省污染源監測綜合管理與分析預警平臺,形成污染源監測數據綜合管理與分析能力。

  (二)實現生態環境監測信息集成共享。

  大力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的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提出整合各類生態環境監測資源,建設全省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提高環境監測的公共服務能力。由省環保廳組織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發布機制, 實現環境數據標準化、業務管理一體化、監測報告智能化,提高決策支撐水平。

  (三)科學引導環境管理與風險防范。

  發揮生態環境監測的技術先導性,提出建立大氣、水、土壤監測預警及預報體系,開展大氣顆粒物源解析和污染源清單編制工作;提升企業污染排放監控水平,完善重點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與異常報警機制;加強應急監測能力建設,防控環境風險。

  (四)構建生態環境監測與監管聯動機制。

  強化生態環境監測結果應用,增進監測與監管工作結合,建立生態環境監測與執法聯動機制;加強生態環境監測和環境監控設備運營維護機構監管,加強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管理;建立生態環境質量評估和考核制度,加強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在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環境督查巡察等領域的應用,提升環境監測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五)健全生態環境監測管理制度與保障體系。

  明確了政府所屬環境監測機構的生態環境監測事權,積極培育監測服務市場,向市場開放服務性監測;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科研與技術創新,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新技術、方法研究、儀器設備研發、國際和省際合作;建立穩定的人員經費保障機制,根據生態環境監測事權,將生態環境監測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工作方案》將指導“十三五”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推進小組進行組織領導、督導檢查,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文件鏈接: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遼寧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遼政辦發〔2016〕9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