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已失效)《盤錦市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文件解讀
為加強全市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了《盤錦市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使公眾更好地了解相關內容,現就《方案》解讀如下:
一、《方案》制定的背景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樹立新發展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促進農業資源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目標,以“一控、兩減、三基本”為重點,切實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夯實綠色發展基石,全力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推進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和質量安全,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目的意義
通過方案的實施,進一步加強我市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保證我市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到2020年,全市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抑制,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一控”,即嚴格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兩減”,即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三基本”,即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膜基本資源化利用。
三、重點內容
《方案》主要是明確相關部門責任,完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機制,切實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重點內容:一是推進化肥施用零增長技術;二是推進農藥使用零增長技術;三是推進畜禽糞便肥料化利用;四是推進農作物秸稈利用;五是實施地膜污染防治;六是大力推廣農業新模式。
四、亮點特色
一是指導思想明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實施綠色興農戰略。二是基本原則明確。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屬地為主、多方參與,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為基本原則。三是主要目標明確。到2020年,全市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抑制,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農業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高,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體系和運行機制基本建立,農業資源環境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和農業生態文明程度明顯提高。
五、落實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市農委牽頭,各相關部門為成員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議事協調機制,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農委,負責定期開展督促檢查和重點督查。完善專家會審、定期協商會商、信息發布制度。二是嚴格落實責任。堅持“誰污染、誰治理”原則,各縣、區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業面源污染工作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市、(縣、區)簽訂責任狀,制定任務書,排出時間表。對監管出事的“亮紅牌”,對監管不力的“亮黃牌”,對監管有效的“亮綠牌”。三是加大政策支持。探索建立農業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支持力度,推進專項資金從“重建設”向“建設防治并重”、從“前補助”向“后獎勵”轉變。四是抓好典型宣傳。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打生態牌,走特色路,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成熟可行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典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