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召開
4月11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主題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深入解讀《盤錦市打造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三年行動專項方案(2023-2025年)》,重點介紹我市在推進“減油增化、減油增特”,筑牢煉化一體化及基礎化工、精細化學品和潤滑油產業根基,大力發展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形成產業布局合理、創新能力強、數字化水平高、綠色安全低碳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的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曹旭龍
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云
市工信局二級調研員李建中
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培夙
《盤錦市打造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三年行動專項方案》解讀
《方案》總體目標
到2025年,滾動實施億元以上石化及精細化工項目100個以上,全市規模以上石化及精細化工企業140家以上,完成營業收入4200億元,精細化率達到50%,省級創新平臺達到30家,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單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2%。
《方案》主要任務
聚焦6大板塊17條細分產業鏈。
一是壯大煉化一體化及基礎化工板塊。進一步發展烯烴、芳烴、醇、環氧化物及酸酐等大宗基本有機化工原料,補齊基礎原料制約下游產業發展短板。重點是補齊基礎化工原料產業鏈,謀劃醋酸乙烯等5個補鏈項目。到2025年,煉化一體化及基礎化工板塊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形成乙烯300萬噸/年、丙烯370萬噸/年、芳烴560萬噸/年生產能力。
二是做強精細化學品板塊。進一步夯實精細化學品基礎,加快培育催化劑新品類,在橡塑助劑、特種溶劑、特種涂料等方面延伸產業鏈條。重點是延伸橡塑助劑產業鏈,謀劃MBS三元共聚物等2個延鏈項目;延伸特種溶劑產業鏈,謀劃丙二醇甲醚及其醋酸酯等延鏈項目;延伸特種涂料產業鏈,謀劃水性聚氨酯涂料等2個延鏈項目。到2025年,精細化學品板塊營業收入達到170億元。
三是積極發展新材料板塊。著力延伸高端聚烯烴、工程塑料和特種工程塑料、特種橡膠及彈性體等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實現產品從“燃料”到“材料”的戰略性轉型。重點是延伸高端聚烯烴產業鏈,謀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7個延鏈項目;延伸特種工程塑料產業鏈,謀劃PMMA等4個延鏈項目;延伸特種橡膠及彈性體產業鏈,謀劃SEBS等6個延鏈項目;延伸高性能膜材料產業鏈,謀劃光伏用EVA膜等8個延鏈項目;延伸可降解材料產業鏈,謀劃生物法PBAT等4個延鏈項目。到2025年,新材料板塊營業收入達到1200億元,打造具有區域特色、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四是做精新醫藥板塊。著力培育一批新醫藥與生命大健康產業創新主體,建強新型制劑藥物和生物醫藥、延伸醫療器械和藥物輔料等產業鏈,形成產業聯動發展格局。重點是建強化學原料藥及制劑產業鏈,謀劃抗腫瘤藥物等4類建鏈項目;建強生物醫藥產業鏈,謀劃活性蛋白與多肽類藥物等8類建鏈項目;延伸醫用材料產業鏈,謀劃醫用復合非織造布等8類延鏈項目;建強藥用輔料產業鏈,謀劃靶向制劑材料等5類建鏈項目。到2025年,新醫藥板塊營業收入力爭達到200億元,構建相對完善、具有獨特競爭力的新醫藥產業鏈。
五是引育新能源板塊。著力建強鋰電池主材產業鏈,延伸光伏、風電產業鏈,形成區域協同發展的新能源產業體系,促進低碳綠色發展。重點是建強并延伸鋰電池主材產業鏈,謀劃鋰電池隔膜等10個建鏈、延鏈項目;延伸光伏產業鏈,謀劃POE光伏背板膜等2個延鏈項目;延伸風電產業鏈,謀劃風電葉片專用環氧樹脂等2個延鏈項目。到2025年,新能源板塊營業收入達到480億元。
六是做優特色潤滑油板塊。著力推動潤滑油產業向高端領域邁進,顯著提升綠色環保型潤滑油基礎油、國內缺口較大的Ⅲ類基礎油和重質量基礎油供給能力,形成完整的潤滑油循環利用體系。重點是延伸潤滑油產業鏈,謀劃重質基礎油等5類潤滑油延鏈項目。到2025年,特色潤滑油板塊營業收入達到150億元,成為東北地區領先的高端潤滑油產業基地。
《方案》保障措施
圍繞建立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實施、強化項目招引、做實配套工程、做好要素保障、開展評估監測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各方面工作保障,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落細。
下一步,市發展改革委將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認真履行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職責,會同市直各部門完善工作機制、壓實工作責任、狠抓工作落實,努力打造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為全面振興新突破作出應有貢獻。
記者提問
問
我市石化產業鏈發展要實現“減油增化”、“減油增特”目標,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市工信局二級調研員李建中:
一是鞏固石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促進“減油增化”工作持續推進。我市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近年來對年產200萬噸以下常減壓煉油裝置實施淘汰退出,已累計淘汰560萬噸/年煉油能力,基本完成了任務。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鞏固成果,鼓勵被淘汰煉油能力的企業向化工園區集中,轉產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實現“減油增化”。
二是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實現“減油增化”和“減油增特”。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支持大型煉油企業通過煉油裝置的技術改造,減少汽油、柴油、瀝青等產量,增產輕烴、石腦油等化工原料,為乙烯、芳烴裝置提供原料,實現“減油增化”。同時,發揮環烷基原油的資源優勢及國產原油含硫量低的成本優勢,發展環保型潤滑油和低硫船燃等特色產品,促進“減油增特”的目標實現。
三是充分發揮石化原料優勢,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等精細化工產業。隨著我市大型煉化一體化裝置的發展,以乙烯、芳烴為代表的“三苯三烯”等基本化工原料產能不斷提升,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的優勢進一步凸顯,我們要繼續強化石化領域的招商選資工作,加強石化園區基礎設施承載能力提升,吸引更多優秀化工企業開發新產品,不斷提升石化產業的精細化工率。
問
在我市打造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三年行動專項工作中,市商務局如何找準自身定位,又將采取哪些舉措來推動工作目標落實?
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培夙:
結合市商務局職能,我們主要從促進產業鏈精細化、科學創新,走特色化、專業化、綠色化、智慧化發展之路的角度出發,著力引進世界范圍內行業領軍企業、頭部企業投資產業鏈項目。一是憑借自身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不斷優化提升傳統產業,推進現有煉廠優化升級,進一步提升成品油質量,降低柴汽比,提高原料型產品比重;二是積極吸引外資參與做大做強基礎石化產業,不斷延伸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鏈條,鞏固潤滑油基礎油、改性瀝青等傳統優勢產業。三是用國際標準進行產業對標分析,結合區域特點,分析產業、環境、物流等外部條件,定位自身的特色產業,著力引進專、精、特、新項目,重點發展特種工程塑料、特種纖維、高端橡膠產品、工業膜材料等新材料產業及環保型橡塑助劑、高效環保催化劑、特種表面活性劑等高端專用化學品產業,打造行業領軍企業和品牌產品,提升國際市場地位和市場的引領能力。四是立足于引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機構及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形成“企業帶人才”、“人才帶項目”產業技術生態圈。五是強化項目落地研判,對簽約落地項目嚴把入口關,從環保標準、土地集約、經濟效益等多方面因素進行專家審核,確保技術密集、商品性強、產品附加值高的高端化精細化項目落地。
問
打造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對盤錦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將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曹旭龍:
在《盤錦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期目標綱要》中,將盤錦建設全國重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頭號工程,這是基于盤錦的產業結構現狀、基礎優勢和發展潛力等客觀條件,進行全面準確科學分析得到的結論。
一方面,打造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是解決我市石化產業發展“煉有余而化不足”問題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市煉化能力3500萬噸,成品油收率達到60%,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煉化一體化的水平還有一些差距。專項方案提出的進一步筑牢煉化一體化及基礎化工產業根基,就是要通過提升改造煉化一體化裝置,壓減成品油產出率,提高化工原料收率,有效解決盤錦石化產品結構性過剩問題,為下游產業發展提供充足原料,通過建鏈、補鏈、延鏈進一步延伸產業鏈、豐富產品鏈,大力發展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等板塊,加快推進“減油增化”“減油增特”,增強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和抵御風險能力,為維護我省乃至全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應有貢獻。特別是,北方工業集團、沙特阿美與我市合作共建的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已正式開工,將進一步保證專項方案落實落好。
另一方面,打造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是實現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的必要手段和根本路徑。按照現有的產業基礎和未來重大項目建設,盤錦將在未來三年內形成300萬噸乙烯、560萬噸芳烴等重要物料產能,專項方案提出的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等六大板塊,就是要發揮產業基礎優勢,推進物料平衡、隔墻供應,讓產業鏈向下游進一步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形成上下游聯動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主動與東北地區具有顯著優勢的汽車、裝備制造、軍工產業耦合發展,通過建設全國重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進一步提升盤錦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省重大戰略實施和盤錦經濟社會創新轉型發展。
問
近年來,在石化及精細化工領域,我市科技創新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技術創新能力?
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云:
近年來,市科技局聚焦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深入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強化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北瀝公司與中科院蘭化所合作建設高性能潤滑材料聯合研發中心,引進劉維民院士團隊,開展“高端潤滑油基礎油研發”。信匯公司“丁基橡膠關鍵技術”、科安隆“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鍵凱公司“醫用乙二醇衍生物”、三力中科“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產品和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成效顯著,2022年引進6個技術服務團隊,新實施中試項目7個,成為全省四家省級典型示范中試基地之一,持續走在全省前列。
下一步,市科技局將以項目建設為引領,努力提高石化及精細化工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一是支持企業對接高校院所,開展“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著力解決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發展技術瓶頸。二是加快推進科技合作,撮合頭部企業與高校院所及上下游企業對接合作,引進高層次人才,共建企業研發中心和技術創新聯盟,促進創新要素集聚,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三是高標準建設精細化工中試基地,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智慧化管理系統,深挖高校院所技術源頭,優化項目服務,促進中試成果就地轉化,為我市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問
在盤錦打造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三年行動中,請舉例說明如何實現石化產業鏈的“延鏈、強鏈、補鏈”?
市工信局二級調研員李建中:
我用三個例子來簡要說明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的“延鏈、強鏈、補鏈”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大項目的作用,實現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的“延鏈與強鏈”。隨著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等大項目的開工建設,盤錦建設全國重要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工作跨上了新臺階,這些大型化工裝置的建設與投運,將進一步提升我市乙烯、丙烯、碳四產業鏈的豐厚度和競爭力。
二是以新建200萬噸/年芳烴聯合裝置為起點,打造芳烴產業鏈。以PX、EO/EG和BDO等裝置為基礎,吸引優勢企業建設PX--PTA--PET/PBT/PBAT產業鏈,填補我市聚酯產業鏈空白,實現從一滴油到一匹化纖布的產業夢。
三是以大型乙烯裝置的裂解碳五為依托,開啟碳五產業鏈新篇章。隨著我市乙烯產能的躍升,裂解碳五的資源量也大幅增加,建設碳五產業鏈也隨之開啟。裂解碳五-異戊二烯-異戊橡膠、裂解碳五-環戊二烯-降冰片烯-環烯烴共聚物(COC/COP)兩條新產業鏈示范項目即將開工建設,這也標志著我市碳五產業鏈的從無到有。
總之,隨著石化大項目的陸續建設與投產,我市石化與精細化工產業必將實現大發展,建設全國重要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的愿景即將實現。
問
在加大力度打造石化及精細化工全產業鏈,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轉型過程中,我們商務部門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培夙:
2022年,盤錦市出臺了《關于開展重點產業鏈培育提升行動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堅持以產業鏈培育提升推動深層次結構調整、構建現代化工業新體系的產業發展方向。圍繞全市現有的乙烯、丙烯、碳四、芳烴等基礎有機化工原料,市商務局精準梳理乙烯、丙烯、碳四、芳烴、碳五/碳九及碳十產業鏈,繪制招商圖譜;聚焦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重點謀劃、精心包裝了30個產業項目。以建成國內一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為目標,緊盯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積極對接大央企、外企,推進產業鏈項目合資合作,持續延鏈、補鏈、強鏈,提升產業鏈,開展精準靶向招商,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