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欧美 亚洲 制服,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29-top_img.png
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

盤林濕字〔2022〕81號市林濕局關于2022年工作總結和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情況報告

發布時間:2022-11-21 瀏覽次數:247


按照通知要求,現將市林濕局2022年度工作總結和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報告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2022年,市林濕局以落實“強規范、重實干、嚴督辦”專項行動為抓手,有序推進林濕工作各項任務落實。牽頭完成盤錦市申報“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工作,并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上獲評“國際濕地城市”,為我市贏得了第一張城市“國際名片”。協同創建遼河口國家公園取得初步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明確將遼河口列入國家重點建設的濕地類型國家公園。

(一)大力推進林長制工作。結合全市林業、濕地、草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情況,制定林長巡林方案,壓實各級林長責任。全市共設立市級林長6人、縣級林長29人、鎮級林長237人(包括盤山縣國有林場林長1人)、村級林長394人。四級林長認真履職盡責,市級林長加大巡林頻率。截至目前,召開市級林長制辦公調度會3次,開展巡林5次,協調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2個。制定并實施《盤錦市林長制考核實施方案》及48項配套考核指標,年底要圍繞國土綠化、資源保護管理、自然保護地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執法監督、森林草原災害防控、基層基礎建設、縣區級林長履職和林長制工作實施運行8個方面對縣區進行綜合分析評價

(二)協同創建遼河口國家公園。實施中央財政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項目,對57.65萬畝蘆葦沼澤濕地實施生態補水,累計補水11297萬立方米。實施保護與科研監測設施項目,推進遼河口自然保護區“空天地人”一體化管理體系建設。配合省創建遼河國家公園領導小組開展了遼河口國家公園范圍和功能分區劃定工作并通過國家林草局專家組論證。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申遺的重點區域,國際專家組計劃明年4-5月來盤進行現場評估。

(三)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對接國土“三調”數據和國土空間規劃,科學劃定和安排綠化用地。堅持“見縫插綠”原則,全市完成植樹造林26.94萬株,完成年初計劃的112.2%。其中:鄉村植樹19.35萬株,城區植樹3.5萬株,行業部門植樹4.09萬株。對全市11株古樹,采取“一樹一策”的方式實施了保護復壯。

(四)加大重要物種保護力度。實施黑嘴鷗繁殖地科學化管理,加大繁殖期管護力度。2022年種群數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2287只。持續開展丹頂鶴人工繁育和野化,成功孵化丹頂鶴86只,種鶴產蛋率、雛鶴成活率創歷史新高;丹頂鶴野化工作取得新突破,先后開展11批次放飛的140只丹頂鶴,在野外筑巢7處、出雛9只,對補充丹頂鶴野外種群具有重要意義。全年救護鳥類100余只,其中救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烏雕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游隼各一只,為盤錦區域新增種類,治愈后已放歸野外。開展濕地原生植物白刺生長情況調查,人工栽培試驗取得成功。

(五)加強林草濕資源管理。以第三次國土調查及2021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為統一底圖,明晰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現狀。結合“三區三線”劃定,進一步完善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成果,將阜盤鐵路、京撫線、新生太平寺、油頁巖礦權等調出自然保護地范圍,自然保護地范圍及空間布局更加科學合理。開展春秋季遷徙水鳥監測調查31次,在25處重要點位共監測到水鳥10390余萬只。開展越冬林鳥監測調查,統計到林鳥43種。參加國際鶴類基金會、國際濕地組織的遷徙鶴類和水鳥監測調查6次以及黃渤海水鳥同步調查1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最大種群數量為:丹頂鶴598只、東方白鸛3200只、白鶴108只。春季記錄到遷徙丹頂鶴數量598只達到近5年新高。與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合作,對67處森林、草原和濕地等國家固定樣地實施監測,共監測樣方201處、采集樣品215袋,收集生態監測數據900余份。與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合作,對濕地植被生物碳匯、潮間帶濕地土壤沉積物碳匯、潮間帶底棲生物碳匯等方面開展合作調查。市政府與沈陽農業大學合作共建遼寧盤錦濕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國家科技部批準建設,為健全國家生態系統監測網絡作出貢獻。

(六)統籌林濕防災減災工作。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市防治作業面積累計達到16.805萬畝次。有效防控松材線蟲病疫情,全年累計開展復檢工作80余次,取樣鏡檢10批次,分子檢驗鑒定4批次,均未發現松材線蟲。檢查林木苗圃24個,苗木100萬余株,未發現有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跟蹤檢疫造林苗木12萬余株,未發現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從源頭堵住了病蟲害特別是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的傳播蔓延。在春節、清明、“五一”、“十一”、黨的二十大等節假日及重點時間節點,排查并整改森林火災風險隱患13余處。全年林濕系統未發生消防安全生產事故,無突發事件發生

(七)巡護執法規范有效。落實省林草局行政執法專項考核工作任務,健全行政執法制度,完善行政執法機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聯合市檢察院、市公安局開展森林督查“清零行動”。2013-2021年,盤錦市共涉及案件92件,目前已查處整改均到位62件,結案率67.4%。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和“綠盾”專項行動,反饋問題點位共235處,目前已完成整改點位211處,正在整改24處。開展“保護斑海豹”、整治“小開荒彩板房”、打擊“破壞候鳥遷徙路線”、打擊“偷割堿蓬草”等專項執法行動,辦理林業和濕地案件9起。

(八)林濕項目加快建設。對上爭取資金4636.7萬元,完成年度任務的231.8%。加快實施濕地生態保護和修復、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監測、“利用蘆葦作為基質培育食用菌”科技推廣等項目。同時,組織編寫了“十四五”文化傳承項目:遼河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展示設施建設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

(九)科普宣教叫響品牌。全年舉辦線上線下“濕地講堂”30期,線下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線上在盤錦廣播電臺和電視臺、盤錦日報、遼河晚報、讀盤錦、盤錦發布以及微信、抖音等其他新媒體,受眾達到22萬多人次,傳播了盤錦濕地文化、講述了盤錦濕地故事。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濕地中國、遼臺遼報、學習強國以及盤錦媒體等開展盤錦林濕宣傳報道400多次。全面實施全球環境基金第七期(GEF)項目,“BMW美麗家園行動”生態項目落地實施。

(十)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開展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舉辦黨史專題讀書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一系列慶祝建黨101周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活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選優配強10個黨支部書記,建成7個“五星級黨支部”,加強黨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加強機關廉政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名黨員、每名干部。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層林濕機構不健全。有的縣區林業、濕地、草原和野保管理工作由農業農村局代管,而“三定”中并無相應的工作職責,出現有事無人或一人多事的現象,隊伍弱化,人員力量薄弱,工作質量差、效率低,不利于林濕工作開展。

2.森林資源增長空間不足。盤錦屬平原農作區,境內適宜植樹的林地基本做到了應栽盡栽,缺少大面積植樹的空間,森林面積增長受限。鄉村綠化建設推進不平衡,存在重栽植輕管護的現象,有關部門對美國白蛾等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全市的防治壓力和實施難度大。

3.野生動物破壞事件資金補償落實存在困難。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損失頻繁發生,但由于地方財政支出緊張,不能給造成損失的農戶予以及時有效補償,存在信訪穩定隱患。

4.林濕產業潛力有待挖掘。林濕產業規模企業和品牌企業少,林木種苗、森林濕地旅游、蘆葦加工以及食用菌等產業發展潛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林業和濕地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和社會化服務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資金投入需要不斷增加。

三、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

(一)全面推行林長制,不斷加強林濕資源管理。全面推進落實四級林長責任,建立健全各級林長協調機制。科學選擇綠化樹種,計劃完成城鄉植樹造林9.95萬株。加強林濕巡護執法,開展“保護斑海豹”、打擊破壞“鳥類棲息地”、森林督查“清零行動”等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非法侵占林地濕地、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為。

(二)以協同創建遼河口國家公園為牽動,扎實做好濕地保護與修復。積極配合做好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立法和機構設置等工作,做好中國黃()海候鳥棲息地申遺工作。推進中央財政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濕地生態保護和修復等項目建設,推進“空天地人”一體化管理。繼續重點推進中央環保督察、“綠盾”專項行動問題點位整改銷號工作。

(三)強化遼河口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警防控,開展秋鳥類遷徙季節護飛行動。做好全球最大的黑嘴鷗繁殖種群棲息地保護和生態修復工作。繼續推進丹頂鶴繁育種群野化工作,計劃人工繁育丹頂鶴80只,建立全國最大的不遷徙丹頂鶴種群基地。

()堅持預警監測和預防為主,切實提升林草濕災害防控水平。推進林草濕火災預防體系建設,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加強火災隱患排查,落實防火期及重點時段應急值守與報告制度,確保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狠抓林濕有害生物防控,重點強化美國白蛾、松材線蟲病等重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

()依托獨具特色的林濕優勢,著力推進綠色產業發展。支持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濕地經濟等綠色富民產業,重點扶持蘆葦板材、蘆葦基質食用菌等林濕產品加工和龍頭企業發展。依托中央財政推廣項目開展科技培訓和推廣,加強林濕科技成果轉化,探索盤錦濕地碳匯交易模式。

()努力創新林濕管理體制機制,持續深化林濕行業重點改革。不斷完善國有林場改革,加強國有林場基礎設施和制度建設,增強國有林場經營發展能力。持續深化集體林權改革,有效開展集體林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積極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開展國家級、省級示范社推薦評選工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立林濕行政職權清單,實行“一網通辦”,讓辦事更高效更便捷。

()建立健全支撐保障體系,全力夯實林濕基層基礎。推進依法治林治濕,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盤錦市濕地保護條例》。抓好林濕宣傳工作,大力開展“濕地講堂”活動,講好盤錦濕地故事。推進標準化林業站建設,建立林濕資源網格化管理責任清單。加快林濕信息化步伐,推進林長制、遼河口國家公園創建等應用平臺建設。進一步加大對上爭取資金力度。繼續推進全球環境基金(GEF)項目和中國綠化基金會“寶馬美麗家園”項目實施,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盤錦林濕建設工作。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打造廉潔高效的林濕干部隊伍。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持黨在全市林濕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10個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干部管理,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加強后備人才培養。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強化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打造一支廉潔高效、風清氣正的林濕干部隊伍。

此件公開發布。

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管理局

20221121

政府網站年度報表 政府網站檢查通報

版權所有:盤錦市人民政府 主辦單位:盤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標識碼:2111000031 ICP備案序號:遼ICP備11007870號-1 遼公網安備21110002000056號

技術支持單位:市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 聯系電話:0427-228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