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1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1-000317 | 主題分類: | 2021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助推小微市場主體提檔升級的提案》第5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1-10-12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助推小微市場主體提檔升級的提案》第5號提案的答復
九三學社盤錦市委員會:
您好,貴單位提出的《關于助推小微市場主體提檔升級的提案》已收悉,感謝貴單位對我市小微企業發展工作的重視和關心,我們認為建議提的較為準確,分析非常到位,解決問題的措施是可行的,符合全市實際情況。現答復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工作,在2014年全市就成立了盤錦市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市發改委、工信局、市場監督局、商務局、財政局、人社局等相關單位為成員單位,將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工作列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工信局全面實施對小微企業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指揮調度、督查考核、實施決策等重要職責,及時解決涉及小微企業發展的問題,促進小微企業健康發展。2019年又繼續完善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機制,成立了由市發改委、工信局、科技局、財政局、人社局等29個部門組成的盤錦市促進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職責分工和任務目標,定期調度各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進展,促進各項政策落實落地,為全市促進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抓好質量建設,增強發展后勁。一是不斷夯實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質量、標準、計量、認證、檢驗檢測 “一站式”服務線上平臺和線下“站所”建設,破除壁壘、形成合力,有效發揮質量提升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用。目前,圍繞主導產業建立兩個服務工作站,聯合遼東灣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一站式”服務窗口,制作《服務明白卡》《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需求表》,明確服務內容和服務流程,建立質量服務長效機制。主動面向百戶企業開展質量服務,收集到的企業服務需求均精準對接到各相關責任科室,幫助企業解決登記注冊、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問題。積極設計和搭建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公共服務平臺,將按照企業需求,提供多功能服務。創新計量監管方式,建設盤錦計量領域監管平臺應用系統,使監管平臺具有智慧性、科技性、前瞻性。組織開展線上培訓4次160人次,組織25家化工行業的小微企業35人參加線下現場培訓,幫助盤錦吉順防水卷材有限公司等5家小微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幫扶行動。開展與國內先進標準對接活動,對接指導電器設備、塑料管材、化肥、防水卷材、大米加工等企業31家,指導9個大米產品成功完成對標。二是深入推進品牌建設。引導、支持我市重點產業、特色產業中的優勢企業(組織)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爭創各級政府質量獎。聘請質量專家,深入現場,對標國際國內標桿企業,查找不足、交流經驗、提出對策,建立長效溝通反饋機制,動態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動員、指導全市36家企業、4個區域參與省局組織的品牌價值評價,其中石化行業企業20家、老字號企業7家,其他類別企業9家、地理標志產品2個。指導、推薦5個組織申報第四屆中國質量獎,8個組織申報遼寧省省長質量獎。2家企業進入中國質量獎受理名單。三是全力打造盤錦大米盤錦河蟹區域品牌。組織開展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盤錦堿地杮子三個地理標志產品市級地方標準制定,推進三大地標產品品質保護和質量提升。指導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申報2021年度遼寧省標準化試點。2019年我市成立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產業聯盟,市市場監管局暨知識產權局指導兩個聯盟及其聯盟企業使用“母子”商標打造區域品牌形象,河蟹聯盟重新設計并注冊了自己的集體商標,大米聯盟許可成員單位使用統一的Logo。舉辦最高水準的盤錦大米地理標志運用提升暨中歐地理標志互認培訓班,3月份邀請國家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庫核心專家裴曉穎來盤授課,明晰盤錦大米發展方向。高質量完成盤錦大米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申報工作,4月份被遼寧省知識產權局重點推薦到國家知識產權局。修訂《盤錦大米地理標志保護辦法》,5月份啟動修訂工作,7月份內部征求意見后形成面向公眾的征求意見稿。推薦盤錦大米、盤錦河蟹參加遼寧省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價值評價。
三、拉長產業鏈條,搭建供銷平臺。一是穩步推進“延鏈、補鏈、強鏈”工程,著力打造民營經濟升級版。“延鏈”工程推動產業壯大,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鏈圍繞乙烯、丙烯、碳四、芳烴四大產業鏈向價值鏈中高端發展,打造烯烴、芳烴“黃金產業鏈”。形成150萬噸乙烯、115萬噸丙烯、200萬噸芳烴的產能,精細化率達到35%;“補鏈”工程推動產業優化,賽菲年產12000噸水性表面助劑項目填補了產業鏈空白;“強鏈”工程推動產業升級,新邦新材料苯基有機硅生產項目掌握下游產品LED封裝膠及苯基硅橡膠的合成技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二是幫助企業開拓各類市場。已組織天意實業、桃園家飾等20戶外貿企業參加境外專業性展會15個;組織禹王無紡布等企業參加第125屆廣交會、第十六屆中博會等重點展會和貿易對接活動,幫助企業搶抓訂單,開拓市場;三是成立稻蟹產業聯盟,吸納了61家民營企業,旨在做大大米、河蟹兩大區域品牌,做強民營企業。截至目前,聯盟企業通過訂單、流轉、股份合作等方式整合土地53.85萬畝,占全市水稻種植面積34.3%。召開全市稻蟹優質品種品鑒會和推介會,幫助企業認選優質水稻、河蟹品種,現大米聯盟企業已經確定試種優質水稻品種10個,示范種植面積8.22萬畝。光合蟹業光合1號優質河蟹品種已經大面積推廣。四是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政府采購,今年市本級完成貨物、工程和服務采購金額6549萬元,中小微企業采購額占采購總額比例達到90%以上。
四、抓住發展機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一是梯度培育科技型民營企業。實施“新字號”主體培育壯大工程,各部門通過政策宣講、遠程培訓、現場調研等形式,深入企業宣傳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產品、“小巨人”企業申報流程,為企業工作人員提供業務指導,并完成了初審推薦工作。共指導盤錦佳合晟世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38戶企業注冊科技型中小企業,盤錦瑞德化工有限公司等4戶企業申報瞪羚企業、遼寧景瑞實業有限公司等27戶企業申報雛鷹企業、盤錦信匯新材料有限公司等34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盤錦科隆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等28戶企業申報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大連化物所盤錦產業技術研究院等4戶企業申報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通過積極培育、大力引導民營企業實施技術創新。目前我市已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8個、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8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2個、“專精特新”產品116個。下一步各部門將密切跟蹤省級相關部門的評審進展,確保企業應報盡報,應享盡享,為創新主體擴充增量,培育出一批創新基礎好、研發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二是指導民營企業構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市科技局制定了“2021年盤錦市產學研創新聯盟建設工作方案”“盤錦市實質性產學研創新聯盟管家制度”,起草了“盤錦市實質性產學研創新聯盟建設指導標準”。首批推薦22戶企業參加省科技廳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備案,其中遼寧盤錦中錄智能錄井裝備產學研聯盟等6戶企業成功獲批實質性產學研聯盟,為促進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集聚了資源。三是指導民營企業開展科技攻關。組織企業申報遼寧省“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盤錦積葭生態板業有限公司承擔的“蘆葦制備環保板材技術”等3個項目被列入2021年遼寧省首批“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榜單,為加快我市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促進產業創新注入了活力。
五、推進人才開發,提供智力支撐。一是鼓勵和支持企業建立技術中心,著力培養和提升科技人才。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引導和支持企業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已多批次開展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和運行評價工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已多批次開展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和運行評價工作。目前,我市共有37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0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各類人才2412人,占全部職工18%。產業技術人才隊伍不斷擴大。二是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把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作為提高民營企業整體素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民營企業法人、管理人員、技術骨干的現代企業制度有關知識培訓。通過開展民營企業管理人才培訓,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目前,我市共有遼寧陜汽金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榮獲省工信廳“遼寧省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示范企業”稱號。三是幫助民營企業招才引才。開展了“春風行動”招聘會、2021年民營企業招聘月專場招聘會、2021年物流行業專場招聘會、“職等你來”網上招聘會等各類招聘活動共計25場,參與企業1037戶,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2236余人。同時,積極組織企業通過“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等7個平臺為職工開展線上培訓,共培訓企業1625戶、職工29633人。
六、豐富發展形式,激發消費活力。一是以活動提振消費,大力開展了“新春購物節”“五一全民搶貨風暴”“春夏服飾節”“網紅大夜市”“央視主持人攜網紅直播帶貨”“2021盤錦國際汽車交易博覽會”“盤錦盛夏 惠民惠企”家電消費大補貼等活動。聯合中國銀聯遼寧分公司“云閃付”平臺開展“品美食 惠百姓”餐飲業促銷活動,聯合支付寶App平臺開展了“油惠共享行動”加油消費券活動。二是大力培育直播電商發展。組織開展網上年貨節活動,帶動線下銷售額2.91億元,線上交易額達965.08萬元。指導大洼區開展農村電商培訓、電商直播促消費活動,組織我市幸福小站電商平臺參加全國電商雙品節活動。三是推進綠色餐飲發展,會同盤錦市餐飲烹飪協會強化廚房倉庫、材料驗貨、儲存加工、清洗消毒、烹飪出品等整工序流程規范,推動餐飲業的提檔擴容,為消費者提供放心、健康的服務。開展遼菜品牌推廣工作,組織小時候、瀚新國際酒店,翠霞賓館、桃源新村和嘉梁骨頭館參加“百姓家常菜”“傳統特色菜”“精品創新菜”評選活動。組織參加第10屆東北美食節,盤錦油脂廠、盤錦嘉潤禾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參加食材展,進一步促進企業經營與消費。
七、做好宣傳引導,營造發展氛圍。組織開展“中小微企業日”宣傳活動,6月27日為“中小微企業日”,是2017年4月6日聯合國大會決議設定的節日,旨在肯定中小微企業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在這個特殊節日到來之前,盤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盤錦融媒體發展中心公共頻道開展“中小微企業日”宣傳活動。著力宣傳各地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經驗做法和國家、省、市出臺的政策措施,積極宣傳中小微企業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強政策解讀,提振中小微企業信心,讓中小微企業了解政策、享受政策,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落到實處。本次活動還在全市選擇有代表性的中小微企業進行采訪宣傳,按行業劃分為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輕工食品、電子信息四類企業進行采訪,每個行業選5戶中小微企業。在電視新聞節目《直播盤錦》開辦專欄“走進中小微企業行”,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宣傳盤錦中小微企業中的典型代表,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形象,同時利用融媒體網紅資源,助推企業帶動產品銷售,提高知名度,進一步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盤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1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