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21年
索 引 號: | pjsrmzf-2021-000440 | 主題分類: | 2021年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提案》第119號提案的答復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21-10-13 | |
主 題 詞: |
對市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關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提案》第119號提案的答復
楊洋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優化功能布局,加大財政資金對公益文化的投入力度,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建議
近年來,全市各級財政持續加大對公益文化的財政資金投入力度,使占全市80%的文化館圖書館得以新建、改建和擴建。其中,市圖書館的24小時城市書房、24小時自習室相繼開放,已成為城市文明窗口。盤山縣、興隆臺區圖書館、文化館新館相繼建設落成,累計投入1.5億元,面積均達到5000平方米。一批鄉鎮(街道)、村(社區)建設了多功能、標志性、各具特色的綜合文化中心和文化廣場。比如:盤山新石新鎮投資480萬元新建一座1600㎡文體活動中心,內設有標準的籃球場地,乒乓球室、棋牌室、文藝演出室、舞蹈室、游戲室等,供群眾健身娛樂。再如:大洼區榮興街道將文化中心建在民俗村中,3000平米的文化中心周圍配套建有博物館、玫瑰園、垂釣園、采摘園、文創廳、兒童游樂場、民族景觀廣場、民族文化宮、咖啡廳、特色餐廳等相關設施,在滿足當地群眾的同時,也吸引了大量游客。2018年以來,全市共投入建設資金1165萬元,升級改造了10個鄉鎮(街道)文化站、20個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中心示范單位;投入建設資金300萬元新建、改建文化廣場21個。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業已形成。
二、關于整合文化資源,形成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的良好局面的建議
我市深度挖掘整合文化資源。一是以賽促建。通過舉辦“紅海灘國際馬拉松賽”“冰凌穿越賽”,實現文化體育旅游融合發展。二是文旅融合。大力推進文化進景區行動,整過政府購買或委托社會文化藝術團隊,組織“惠聲惠色”高雅藝術音樂會、歌舞曲藝綜合演出和書畫名家筆會走進景區,讓游客一邊賞美景、一邊品文化,推動旅游和文化融合取得“1+1>2”的效果。三是搭建平臺。廣泛組織開展“喜迎藝術節、全民共歡樂”“唱響中國夢、喜迎藝術節”等系列文化活動,全市舉辦較大規模文化活動53場次。舉辦了第二屆中國盤錦鄉村振興產業博覽會開幕式暨中國農民“豐收節”遼寧省啟動儀式文藝專場演出,用文藝形式宣傳了遼寧和盤錦鄉村振興成果。四是支持原創。大力加強文藝精品的創作力度,通過資金扶持,努力提高我是創作水平。由我市創作投資的話劇《大地米香》入選文化藝術節參演劇目,并獲遼寧省第五屆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這是盤錦建市以來首次創作話劇參加省藝術節。
三、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我們深知人才對開展公共文化活動的重要性,近年來通過“兩條腿走路”,以適應公共文化發展繁榮的需要,完成從“送文化”到“種文化”的轉變。一方面,壯大專業隊伍。為我市重點落實了鄉鎮文化站人員編制和村(社區)文化管理人員隊伍。全市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配備3名工作人員,每個村(社區)基本達到有1名文化管理人員。去年以來,全市由市、縣兩級免費培訓和線上的鄉鎮文化站長和鄉村文藝骨干達300 多名。另一方面,培養業余骨干。全市共有注冊文化志愿者共計4287余人,志愿隊伍397支。擁有由本地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各類公共文化機構主辦的廣場舞和群眾合唱團隊260支,經常性參加活動人次10萬人;擁有本地群眾自發組織的廣場舞團隊566支,經常性參加活動人次12萬人,擁有本地區群眾自發組織的群眾合唱團隊93支,經常性參加活動人次2.6萬人。在參加本屆省藝術節期間,我市代表隊在舞蹈、曲藝、書法、美術、攝影、聲樂等6個藝術門類的比賽中均創佳績,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3個。53幅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入選本次藝術節展出,名列全省前茅。
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工作方面,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公共文化服務發展不平衡、公共文化場所服務效能相對偏低、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依據您的建議,通過關于優化功能布局,加大財政資金對公益文化的投入力度,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整合文化資源,形成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的良好局面,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標準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盤錦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
2021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