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8年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2018年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政協085市文廣局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我市文化建設的提案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8-09-03 | |
主 題 詞: |
政協085市文廣局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我市文化建設的提案
盤文廣函發〔2018〕22號 簽發人:付艷華
《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我市文化建設的提案》(085號)答復函
民盟盤錦市委:
《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我市文化建設的提案》收悉,感謝對我市文化建設工作的關注。我局對提案進行了認真研究,認為建議非常好。現從我局的工作角度對提案答復如下:
一、關于樹立文化品牌,增強城市吸引力
在公共文化建設上,我市廣大文化工作者以全國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為契機,全力打造具有盤錦特色的文化品牌,一方面,品牌越叫越響。以遼河口文化資源為依托成功推廣了“四節”“四季”“四賽”等一系列打造高質量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四節”即:春季開海節、夏季插秧節、秋季開鐮節、冬季稻草節;“四季”即:油城春潮、鶴鄉之夏、遼河金秋、盤錦冬韻系列文化活動;“四賽”即:紅海灘馬拉松比賽、冰凌穿越賽、國際象棋賽、冬季釣蟹賽。另一方面,立足國際視野。開展“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年”活動,舉辦了中英法國際文化交流展、中俄油畫作品交流展、中澳優秀攝影作品交流展、中日當代藝術作品邀請展等國際交流展。實施國際藝術家“駐館”計劃,眾多韓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藝術家加盟遼河國際藝術區,建立韓國美術館、日本美術館、俄羅斯美術館、香港云峰畫院分院。推動遼河文化走出去戰略,積極與美日韓俄等國互動,互派人員交流學習,大批體現盤錦地域特色的藝術作品在國外進行展覽、收藏和媒體發表。紐約時間2017年4月8日至4月14日,盤錦藝術家趙世杰的面孔和作品出現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幕上,盤錦藝術家登上“世界第一屏”,向世界發出盤錦的“好聲音”。同時,堅持以遍布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為主要活動陣地,注重優秀傳統民間文化保護,形成了“一鎮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文化發展雛形,盤山縣沙嶺鎮“沙洲文學社”、大洼區西安鎮上口子高蹺隊被命名為省級農民文藝品牌團隊。推進了鄉賢文化建設,調動鄉賢文化正能量,興辦讀書社、國學班、書畫社、各類群眾藝術團隊,全市300個民間業余文藝團體常年活躍在農村文化舞臺上。保證了基層日有活動、周有娛樂、月有電影,重大節日有演出。
在文化產業發展上,我們已深入實施文化品牌帶動戰略,樹立品牌觀念,加強品牌策劃,找準區域優勢,打造“一區一品”的區域文化產業品牌,提高區域文化產業貢獻率。另外,不斷引進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依托地域文化資源優勢,突出文化產業發展重點,引進具有一定帶動效應的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引導各縣區、經濟區依托本地資源稟賦條件,規劃建設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引領本地區文化產業提檔升級。
二、關于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提高城市保障力
一方面,為了讓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更加貼近群眾需求,我局與盤錦職業技術學院簽訂了協議,委托高職院作為第三方,組建了10人的調查隊,通過問卷調查、網絡調查、實地暗訪等形式,對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和使用情況以及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進行民意調查,客觀、真實了解群眾對公共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推進了公共文化活動場所陣地建設。在健全覆蓋市、區市、鎮(街道)、村(社區)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實廣廈藝術街的文化產業基地,做優農耕博物館的特色文化基地,做強遼河國際藝術區的“主推”項目基地,為打造區域性文化交流中心建設提供堅實的設施保障。同時,狠抓了數字化平臺建設。我市已建設了東北地區最先進的大數據管理中心,已經躋身全國智慧城市建設一流行列。我們依托大數據中心建設,啟動了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盤錦文化云”的建設,初步搭建完成公共文化服務軟件平臺,力爭為群眾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線上線下服務。目前,市文廣局建有綜合門戶網站,市圖書館、市群眾藝術館、市少兒圖書館建有服務網站,市圖書館建有手機APP,市群眾藝術館、市少兒圖書館建有微信公眾號,市民能夠在線瀏覽視頻、音樂、圖片、電子圖書等數字資源。
三、關于做強文化創意產業,激發城市創造力
如您所了解的,近年來,盤錦市文化產業取得了很好的發展,為能打造文化產業營商平臺,加大扶持和培育重點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集聚區等建設。遼河美術館年平均舉辦各種專業展覽30多次,參觀人數近萬人,已經成為東北地區專業性最強、知名度最高的美術館。廣廈藝術街以五大板塊三大支撐為發展思路,已建成以文化創意為主題的文化藝術、文化旅游、休閑生活街區,現已入駐畫廊、藝術家工作室、機構150家以上,集聚創業大學生100余人,傾力打造面向東北亞的美術創意產業集聚區。盤錦江南風情園、繞陽河文化旅游度假區、遼河農耕博物館群、遼河口稻藝文化園等,以園區特色為重點,以地域文化為抓手,打造傳統文化、農耕文化、漁獵文化、稻作文化產業園區,成為盤錦地域特色文化旅游特色景觀。
再次感謝建議,歡迎對我們的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希望今后繼續得到更多關注和支持。
盤錦市文化廣電局
2018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