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建議提案 > 市政協提案答復 > 2018年
索 引 號: | 主題分類: | 2018年 | |
發文機關: | 盤錦市政府 | 成文日期: | |
標 題: | 政協147市民政局關于完善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國際化建設的提案 | ||
發文字號: | 發布日期: | 2018-09-04 | |
主 題 詞: |
政協147市民政局關于完善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國際化建設的提案
盤民函〔2018〕46號 簽發人:張巖
盤錦市民政局關于對政協第147號提案辦理意見的函
尊敬的九三學社盤錦市委員會:
您的《關于完善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國際化建設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謝貴黨派對民政工作特別是社會養老服務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針對貴黨派的提案的內容,我們進行了認真調研,現匯報如下:
一、我市機構養老現狀
我市現有養老機構34個,床位4677張。其中公辦養老機構20個,床位3467張;民辦養老機構14個,床位1210張。千名老人床位數25張。
二、我市社區和居家養老現狀
我市有城鎮養老設施182個,覆蓋率88%。農村社區養老設施162個,覆蓋率53%。其中部分設施較完善,配有生活照料、保健康復、文體活動及配餐輔助4項功能,并統籌社區各項養老資源,如文體、衛生資源等,能為居家的空巢和孤寡老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預計到今年年底城鎮社區養老設施達到全覆蓋。
三、我市居家養老智慧服務平臺情況
市民政局投資110多萬元建成了盤錦市居家養老智慧服務平臺。平臺由醫療服務、家政服務、日常養老、情感服務、老年用品、法律援助、臨終關懷等7大板塊組成,目前已在3個社區進行試點,推廣注冊了部分老人,已經與市中心醫院、油田總醫院等36家單位簽約并建立了技術連接。
四、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
目前我市已出臺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具體政策,一是免稅,二是水電等享受居民價格,三是按實際運營床位數給予運營補貼和機構責任保險補貼,四是將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審批權力下放到縣區。遼河口經濟區還將全區民政養老對象按照政府購買服務的辦法全部安置到民辦養老院住養。
五、獲批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市
經過市民政局積極申報并在省民政廳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已正式獲批為全國第二輪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市。
雖然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千名老人床位尚未達到“十三五”規劃35張的要求,二是城鄉社區養老設施覆蓋率尚未達到“十三五”規劃覆蓋100%社區、60%行政村的要求,三是居家服務智慧平臺應用還未得到普及,四是民辦養老機構發展較為滯后,五是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任重道遠。
根據貴黨派的提案,我們將做好以下工作:
一、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社會環境,形成“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
一是加強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構建孝老、敬老的法治基礎;繼續開展重陽節等尊老活動,表彰敬老、孝老模范;加大《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執法力度,建立欺老、虐老的強制報告制度,各部門協調配合,懲處欺老、虐老責任人。
二是完善各類養老服務,尤其是將貼近老年人家庭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將醫療、康復、養生、救急等內容整合到養老服務中,使老年人感受到養老服務的便利性和必要性,輔之以政府補貼,使老年人在可接受的支出范圍內初步轉變養老觀念,形成新型的養老觀念,與時俱進。
二、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全面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1.推動形成以社會力量為主體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多元供給格局。一是推進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運營改革,對全市20個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民間資本或社會組織運營。二是完善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運營,全市20個農村互助幸福院通過政府補貼方式,由村委會組織或委托運營。三是探索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2.持續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一是全面落實關于社區養老設施和服務的各項標準。二是評選星級社區養老綜合體和星級養老護理員。
4.全面落實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面積。由開發商落實新建居住小區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配套建設,并向屬地政府指定部門交付養老服務設施。
5.大力發展農村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一是推進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2018年農村互助幸福院覆蓋全市100%鄉鎮和60%行政村。二是試點建立農村空巢、獨居、留守老年人的定期巡訪制度。
6.全面推進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建設。一是打造和完善6個特色和重點城鄉社區養老設施。二是建設5個縣區級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項目,每個建筑面積不小于1000㎡,內含縣區級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老年人醫療設施、社區小型嵌入式養老院等。三是建設14個300㎡以上的街道級社區養老設施和10個300㎡以上的鄉鎮級互助幸福院。四是建設和完善105個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100個農村社區互助幸福院。
三、加大對民辦養老企業的扶持力度
1.進一步落實《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盤政發[2014]20號),并協助民間資本獲得土地、收費、融資等方面的優惠。要適時提高對民辦養老機構的運營補貼,并適時給予建設補貼。
2.大力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重點是推進雙臺子區社會福利院公建民營。雙臺子區政府己北京清檬國際養老公司深入洽談,目前已就區福利院與該公司達成了合作意向。
四、加大政府投入,使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全市老年人
2018年全市已安排市級福彩公益金995萬元用于養老服務發展,還擬爭取2500萬元以上的省級以上資助資金,安排用于養老服務業,現已爭取到2000萬元以上。各縣區經濟區也擬投入大量資金和土地、房屋等資源。
五、探索和推廣智慧養老模式
完善現有平臺,充實用戶功能,提高操作便捷性,充分發揮平臺連接政府、老年人、養老服務機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在平臺的基礎上開發12349服務熱線功能,提供更簡便實用的服務定制和應急呼叫手段。推進社區老年人和經過審核的為老服務商家注冊工作。通過網絡在線方式和12349服務熱線把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養老板塊納入平臺統一調配,豐富養老服務內容,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切實加強政府監管力度,促進全市養老產業可持續發展。
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由市民政局提供辦公用房,建立市智慧養老信息管理服務中心,運營智慧養老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和12349服務熱線。在服務中心內,配備相關設施設備和平臺服務人員,建立智慧養老服務指揮控制系統。
六、著力改革創新,進一步推進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1.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原則,首次提出了一些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相關措施
一是首次提出了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工作,并將居家養老服務制度化,重點對象是經濟困難和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老人。
二是首次提出了公辦養老機構延伸提供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并制度化。這對公辦養老機構體制改革、完善功能、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意義重大。
三是首次提出養老護理員培訓制度化措施,這對夯實我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基礎非常重要。
2.在城鄉社區養老服務運營體制方面提出了體制性系統化的改革方案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社會力量,給予補貼,運營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并著重提出開放和完善失能老人日間照料、社區老人配餐等功能。
3.提出了引入市場機制完善智慧養老的措施
由市民政局通過市場動作方式,建立市智慧養老信息管理服務中心,運營智慧養老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和12349服務熱線。不僅完善了智慧養老的功能,而且使智慧養老在運營體制上有了保障。
4.全面落實了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面積等方面的政策
在規劃、國土、住建等部門的支持下,對開發商施加了硬約束。
5.著力打造全國先進的養老模式
借鑒北京、青島、沈陽等地的先進模式,將社區養老設施的建設重點放在輻射街道、鄉鎮的養老中心上,尤其是打造一批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
我們相信貴黨派的提案一定會大大促進我們的工作。再次感謝貴黨派的提案!
盤錦市民政局
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