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
遼寧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的實施意見》(遼政發﹝2017﹞14號),強調突出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管道,支持實體經濟企穩向好。在此基礎上市政府出臺了《盤錦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的實施意見》,全面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的總體要求,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標本兼治、分類施策”的原則,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金融與產業深度融合,全力支持我市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
二、《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共包括六個部分,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為文件主體,提出了28項措施、62項具體工作任務。
(一)總體目標。主要說明文件出臺的原則、路徑、服務重點、工作目標等。通過努力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轉變政府職能、優化行政服務,廣泛動員、組織各類金融資源,努力克服融資供需信息不對稱、社會機構利用不足、解決融資難方法不多、多元融資渠道利用不充分等突出問題,以轉型升級、新興、科技和高成長性企業為服務重點,逐步形成以破解企業融資難為中心,金融資源配置更加合理、融資渠道更加暢通、政府服務更加貼近企業的工作體系,為我市建設國際化中等發達城市,提供質量更高的金融服務。
(二)認真落實國發〔2016〕62號文件精神。主要圍繞國務院62號文件中有關金融工作的指導意見,采取8項措施、落實19項任務,在鼓勵民營資本參與設立金融機構、建設融資擔保體系、推動投貸聯動業務、推進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建立應急轉貸、風險補償機制、推進不良貸款處置、企業首次發行上市、推動企業和金融機構境外融資等方面,確保初見成效。
(三)提高解決企業融資難的金融服務質量。主要圍繞以破解企業融資難為中心,采取6項措施、落實8項任務,通過努力破解融資障礙,提高融資需求的有效性、搭建網絡信息平臺、開展“群對群”的精準服務、建設產業金融服務平臺、開展“金融機構園區行”活動、提高行政服務效率,推進融資便利化。匯集各類社會資源,探索針對直接服務企業、提高金融服務質量的體系建設。
(四)提升各類融資渠道的利用效果。主要采取10項措施、落實29項任務,從增強信貸服務有效性、推動金融產品服務創新、增強銀行業經營管理能力、推動外匯管理創新、提升保險業服務、加強資本市場渠道建設、發展金融租賃、利用投資銀行業務服務實體經濟、開展國家級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建設等方面入手,多方位全面提升各類融資渠道的利用效果,更好的服務于實體經濟。
(五)增強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經營實力和創新能力。主要采取4項措施、落實6項任務,從全面提升盤錦銀行經營實力、探索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多元化經營、深化農信社改革、發展股權投資機構等方面著手,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做大做強,充分發揮金融機構服務地方經濟的帶動和示范作用。
(六)工作組織和要求。為落實好以上工作措施,《實施意見》提出三項要求:高度重視,認真落實;建立工作組織與協商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強工作宣傳,建立信息通報會制度。